“累了……” 不是體力下降,而是‘這裡’的過載。
為了消除累積的疲勞,許多人會在週末連續睡覺或運動。然而,造成疲勞的原因可能不是體力本身,而是「線粒體」。了解干擾線粒體能量生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由於體內線粒體過載導致疲勞感增加
疲勞是由體內線粒體活動過度負荷引起的。線粒體在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中平均有200個,整個身體中約有一京個。線粒體是我們身體的「能量工廠」。線粒體的作用是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化為能量原料。此時,要充分產生能量原料,就需要充足的氧氣。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原料,能量產生量會減少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
副產品也會產生引起疼痛的物質「乳酸」。當能量產生量減少時,即使稍微活動也會感到疲憊,集中力也會下降。產生引起疼痛的乳酸時,身體會感到刺痛,疲勞感也會更嚴重。
◇壓力、肥胖等使線粒體過載
誘導線粒體過載的主要原因包括壓力、睡眠不足、肥胖和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當受到壓力時,像皮質醇這樣的激素會分泌,刺激身體,使血壓升高,呼吸加快。這自然會導致身體的能量消耗量急劇增加。此時為了滿足消耗量,線粒體需要快速產生大量能量,但由於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產生能量,能量的產生量會減少。
甲狀腺功能低下時,身體進行新陳代謝所需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由此,線粒體代謝變慢,身體所需的能量無法充分產生,導致感到疲勞。體重增加的人體內大量脂肪細胞會分泌引發炎症的物質。當身體出現炎症時,我們的免疫系統會積極運作,需大量氧氣。因此,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線粒體產生能量,能量產生量減少,導致疲勞。
◇應曬太陽散步並攝取漿果類
要消除疲勞,首先要找出原因並加以消除。持續的運動也有幫助。運動時肌肉分泌的名為肌因的物質,能夠消除體內的發炎物質。體內發炎減少時,可以節省對抗發炎的能量,從而降低疲勞感。
曬太陽散步也有助於擺脫慢性疲勞。曬太陽時,身體會合成維生素D,這可以抑制體內的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走路時分泌的內啡肽也具有緩解壓力的效果。經常食用葡萄、覆盆子、蔓越莓等漿果類食物也是不錯的選擇。漿果中的多酚類物質,尤其是白藜蘆醇,能激活線粒體的功能。
=============
我似乎一直都在與慢性疲勞作伴。
曬太陽 ..
今天的陽光也非常好呢
出去曬曬太陽應該會有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