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酷熱天氣不僅僅令人擔心中暑……還有六種其他的危險」

現在梅雨也結束了……酷熱即將來臨……

今年夏天…真的非常嚴重的酷熱天氣呢…ㅠㅠ

不只是高溫熱浪令人害怕……

 

大家請務必小心中暑、心臟病、中風、偏頭痛、腎臟病、高血壓……請多加注意。

 

我也要少喝一些含咖啡因的咖啡,多喝水才行……

希望這個夏天能平安順利度過……

 

-------------------------------------

 

在酷熱天氣中,要小心心臟病、中風、偏頭痛、腎臟病、高血壓等發作及惡化
올여름 '역대급 폭염'이 두렵다. 찜통더위, 열대야 등 폭염을 걱정하는 사람이 주변에 적지 않다. 불볕더위엔 아이스크림은 녹고, 깨뜨린 달걀은 익는다. 푹푹 찐다. 노약자는 이번 여름에 잘 버틸 수 있도록 각별히 신
今年夏天令人擔憂的「史上最嚴重高溫」。炙熱的天氣、熱夜等高溫問題讓周圍不少人感到擔憂。在酷熱的天氣下,冰淇淋會融化,打破的雞蛋會熟透。天氣熱得令人難耐。老弱者似乎需要特別注意,以便能夠順利度過這個夏天。[圖片=Getty Images Bank]
在酷熱的天氣下,老年人、兒童、病人等免疫力大幅下降的人士尤其要注意健康。除了中暑外,炎熱天氣還有其他危險。根據美國健康媒體《Healthline》的報導,免疫力較弱的人應該小心心臟病發作(急性心肌梗塞)、中風、偏頭痛、腎臟疾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發作和惡化。

根據2022年的研究,針對超過2億1900萬名20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酷熱與整體死亡率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美國德克薩斯克里斯琴大學醫學院的洛安娜·魯克博士(教育副院長)表示:「夏天戶外活動令人心情愉快,但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身體的信號。」

隨著全球暖化帶來的熱浪風險日益增加,充分理解如何避免這些危險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炎熱的夏季,特別需要注意健康的人群包括無法自行調節體溫、無法補充水分的嬰幼兒、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高齡者)、孕婦以及各種慢性病患者等。

沒有人對與發燒相關的健康問題具有免疫力。了解某些疾病的徵兆或症狀有助於保護自己和周圍高風險的人。美國健康醫療媒體《Healthline》列出了酷熱天氣、熱浪等熱浪帶來的六大健康風險及應對方法。

偏頭痛發作=偏頭痛估計影響全球12%至15%的人口。美國紀念赫爾曼·約書亞·費恩斯坦醫生(急診醫學專科醫師)表示:「偏頭痛的症狀除了頭痛外,還包括對光和聲的敏感與過敏、噁心、頭暈等多種表現。」根據最近在美國頭痛學會學術會議上公布的研究結果,炎熱天氣可能大幅增加偏頭痛發作的風險。此外,對約1萬5千名偏頭痛患者及約4萬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各種天氣因素如濕度和溫度都會提高頭痛的發生率。費恩斯坦醫生提醒說:「高溫會加劇炎症,延長偏頭痛的持續時間;而脫水狀態則會大大降低與偏頭痛作戰的能力。」

◇血壓升高或下降= 熱天可能導致血壓明顯下降或升高。在炎熱的天氣中大量出汗會導致體液和血液量減少,這可能引發低血壓。躺著一段時間後站起來等改變姿勢時,可能出現這種問題(體位性低血壓)。會感到嚴重的頭暈。脫水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血壓下降。魯克博士表示:「另一方面,有些人血壓可能升高。在中暑的情況下,必須降低體溫並促使出汗,以防體溫升高。這會使血液循環變得更活躍。因此,熱天可能會明顯升高血壓。」血壓升高可能引起頭痛和頭暈。

폭염 땐 외출 전에 물을 2~3컵 마시거나, 마실 물을 아예 갖고 다니는 게 좋다. 찜통 더위에 노출되는 사람은 틈틈이 그늘을 찾아 쉬고, 모자와 선글라스를 쓰고 다녀야 한다. 특히 무력감, 두통, 메스꺼움을 느끼면
在酷熱天氣下,出門前最好喝2到3杯水,或是攜帶水。暴曬在烈日下的人應該隨時找陰涼處休息,並且戴上帽子和太陽眼鏡。尤其是感到無力、頭痛、噁心時,應儘快避開高溫,補充大量水分,並使用濕毛巾或冰袋。 [圖片= Getty Images Bank]
◇腎臟病(腎臟疾病)惡化=根據之前的研究結果(2022年),腎臟病患者前往急診室與高溫暴露之間存在很大關聯。盧克博士表示:「腎臟幫助我們調節體液。高溫天氣下大量出汗,加上壓力,可能會影響腎臟功能。」在炎熱的夏季,為了維持腎臟功能,需要更多的水。高溫天氣下脫水的風險也會增加。腎臟病影響約全球11%的人口。

◇中暑發生=派恩斯坦博士解釋說:「熱是通過脫水引發中風,並提高體溫,從而導致中暑。因此,腦中風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中暑的徵兆包括精神混亂、行為改變、語言變化、抽搐等。熱衰竭則與中暑略有不同。熱衰竭是身體過熱的警訊。出現頭痛、頭暈、噁心等熱衰竭症狀時,應降低體溫,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應尋找陰涼處休息,並進行冷敷。應避免可能加重脫水症狀的咖啡因和酒精。

◇心臟麻痺發生=根據國際學術期刊《循環》(Circulation)於2023年刊載的研究結果顯示,因熱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到21世紀中葉(2036~2065年)可能會激增約162%。一項針對中國江蘇省約20萬2000名心臟麻痺死亡者的研究結果(2023年)顯示,心臟麻痺的死亡風險與極熱或極冷的氣溫密切相關。盧克博士表示:「當暴露於高於體溫的熱度時,心臟會出汗,並為了保護自己免受熱傷害,血液會循環到皮膚表面。這會大幅增加心臟的工作負擔,導致心臟麻痺等風險同步升高。」心臟麻痺的徵兆除了胸痛或壓迫感外,還包括手臂疼痛、呼吸急促、噁心、頭暈等多種症狀。

◇中風發生=根據之前的研究結果(2020年),天氣條件如高溫正因全球暖化而成為新的中風危險因素。高溫暴露與中風發生之間可能存在1到6天的時差。如果遭受嚴重的熱浪暴露,則需注意約一周後的中風症狀。有研究指出,平均氣溫每升高9°C,中風的嚴重程度就會增加67%。盧克博士表示:「熱浪會給老年人的身體帶來壓力,尤其是對於患有高血壓等危險因素的人,會大大增加中風的發病率。」中風的症狀包括手臂或腿部的無力(尤其是一側的無力)、視力變化、臉部歪斜、語言不清、行走困難(步態障礙)或平衡感喪失等。對中風的治療,迅速應對非常重要。

專家們提出在酷熱天氣中安全且涼爽地生活的方法,包括了解與熱相關的健康問題風險、充分補充水分、外出前飲用2到3杯水、避免過度運動、在戶外尋找陰涼處、佩戴帽子和防護服、使用風扇或空調等設備以及充分休息、注意疾病徵兆、若懷疑生病則立即前往醫院就診。感到無力、頭痛、噁心時,應避開高溫、多喝水,並使用濕布或冰袋。如仍無法改善,應儘快就醫。

 

 
0
0
comentario 2
  • imagen de perfil
    아침햇살77
     너무 감사해요. 
    강정보 알려주셔서 정말 고맙습니다.  
  • imagen de perfil
    냥이키우기
      감사합니다
     유익한 정보네요. 감사드려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