평상시 걷는거보다 좀더 빠르게 걸어 봐야겠네요 정보감사합니다
稍微快一点……有利于血糖和血管健康
即使走相同的时间,走得更快更高效。步伐快的人在血糖控制方面更有优势。肌肉被称为血糖储存库,是处理葡萄糖最多的器官,肌肉量越多,步幅自然越大,也倾向于快走。观察快步行的人,发现他们肌肉发达,因此血糖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肌肉较少但努力快走的人会怎样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肌肉量如何,当以每小时3公里以下的速度行走时,走得稍快一些(每小时3~5公里)可以降低15%的糖尿病风险。当以每小时5~6公里的速度快走时,糖尿病风险降低24%,如果以每小时6公里以上的速度快步行走,糖尿病风险则降低39%。努力快走不仅可以提高心肺耐力,还能改善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即使目前肌肉略少,通过快走也能增加肌肉量,从而获得多种健康益处。
走得越快,氧气消耗量和糖的代谢量越大,血液循环良好,有助于血管健康。升高血压的儿茶酚胺激素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活跃,血管弹性增强。有研究显示,走得较快的群体比走得较慢的群体高血压发病风险低11%至21%,这是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结果。
经常走路,增加步幅会更好
原本步伐缓慢的人如果一夜之间突然快速行走,可能会有受伤的风险。在快速行走之前,需要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频繁的步行。习惯了走路之后,可以通过“挥动四肢快速走1分钟,然后以原速走1分钟”或“快速走3分钟,然后以原速走3分钟”等方式调节速度。这样,肌肉会逐渐得到锻炼,快速行走也会变得更加轻松。
扩大步幅也是一种方法。比平时走路时只要将步幅扩大大约10厘米,就能获得更强的肌肉刺激。大腿和骨盆稳定肌肉得到锻炼,有利于血糖调节。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还能帮助减少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率。然而,扩大步幅时必须保持身体的重心,走路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骨盆肌肉较弱的人,重心可能会左右摇摆,增加跌倒的风险。走路时,目光应直视前方,身体保持挺直,手臂自然摆动,脚步应从脚后跟着地,逐步过渡到脚掌,再到前脚掌。
高龄者从室内运动开始
老年人需要注意。特别是高龄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已经大幅减少,平衡感也可能较差,因此快速行走可能会对心肺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造成负担,增加跌倒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安全的室内逐步进行深蹲、平板支撑等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的抗阻能力。即使习惯快走,也应避免在斜坡上行走,走后通过拉伸、按摩和充分休息,让肌肉有时间恢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