아침 방송에서 당뇨와 췌장에 대해 하는거 봤어요 식사습관과 운동이 중요하더라구요
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太晚吃飯,要持之以恆地運動,是吧?
我的胰臟……對不起…… ㅠㅠ
提到「胰臟」,就會想到「胰臟癌」。這是因為它被認為是一種令人畏懼的癌症。胰臟是什麼器官呢?位於腹部上方肝臟附近的胰臟重約80克。由於它深藏於腹部,疾病發生時症狀不易顯現。胰臟負責分泌幫助消化吸收食物的胰液,以及產生調節血糖的胰島素。讓我們再次了解胰臟與糖尿病、肥胖的關聯性。
每天過度進食碳水化合物……「胰臟根本沒空休息」
由於無法抗拒食慾,每餐過度進食麵包、麵條、甜食等高碳水化合物,身體內的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濃度(血糖量)會大幅升高。身體進入緊急狀態,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以控制血糖。負責這一功能的正是胰臟。若此情況反覆發生,所需的胰島素會不足,導致血糖飆升,無法控制,最終形成糖尿病。
胰臟的「過勞」反覆發生的原因……「夜間也需要分泌胰液嗎?」
每餐過量進食,胰臟就會感到疲憊。因為需要增加分泌胰液,以幫助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特別是假設喜歡宵夜的情況。即使身體躺著睡覺,胰臟仍在忙碌地分泌胰液和胰島素。如果這樣的生活反覆進行,胰臟必然會出問題。消化酶的分泌減少,無法有效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素。身體感到疲憊時,休息是最好的選擇。胰臟也需要適當休息,才能維持整個身體的健康。
糖尿病與胰臟癌有何關聯?長期糖尿病是否增加胰臟癌的風險?
最近糖尿病與胰臟癌的關聯性受到關注。根據國家癌症資訊中心的資料,糖尿病也可能是胰臟癌的原因。有研究報告指出,患有糖尿病超過五年的患者,胰臟癌的發生率較高。我國胰臟癌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為28%至30%,是一般人(7%至9%)的三倍以上。
另一方面,胰臟癌也可能引起糖尿病。在胰臟癌診斷前兩年就已出現糖尿病,並且通過手術切除癌症後,糖尿病在三個月內也可能改善。因此,長期患有糖尿病或沒有家族史、突然出現糖尿病的人,建議也接受胰臟癌檢查。
對胰臟有益的飲食習慣,運動後……「自然地也瘦下來了」
胰臟癌有多種危險因素,包括吸菸、遺傳、慢性胰臟炎等,但過度使用胰臟也是原因之一。國家癌症資訊中心建議為預防胰臟癌,避免以肉類為主的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多食用水果和蔬菜。蛋白質方面,建議多吃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而非肉類。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應特別注意,因為糖尿病會增加胰臟癌的風險。必須持續接受治療並嚴格管理飲食習慣。如果每天過量飲食甚至吃宵夜,胰臟就沒有休息的時間。養成有益胰臟的飲食習慣,並注意運動,能自然達到體重管理的效果。
<來源:康美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