좋다고 해서 모든 사람들에게 해당이 되는건 아니겠지요..내건강상태에 맞게.. 뭐든지 하는게 좋을거 같아요
最近「赤腳行走」成為了流行趨勢。有人聲稱赤腳踩在泥土上有助於健康。除了專用的赤腳步道外,有些人在普通登山路上也會進行赤腳行走。但有些人需要特別小心。那就是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前期患者。腳部感染細菌,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截肢。根據疾病管理署的資料,讓我們了解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赤腳行走的原因。
赤腳運動反而帶來危險……為什麼?
長期患有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佳,會增加併發症的發生風險。這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國報導,3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14.8%(2022年)患有糖尿病。若包括處於前期或未進行血糖檢查的人,數字可能更高。“糖尿病危機”絕非誇張的說法。問題在於許多人在不知道自己血糖狀況的情況下,進行“危險的運動”。
根據疾病管理署的資料,糖尿病併發症中的周邊神經病變導致腳趾的感覺變得遲鈍時,赤腳行走可能具有危險性。即使腳部受傷,也可能因為感覺不到疼痛而被忽視,這可能會惡化成潰瘍。此外,土壤中的細菌感染傷口,可能會使情況惡化得難以控制。為了健康而選擇的赤腳運動,反而可能成為巨大的災難,甚至導致腳部截肢。
糖尿病患者容易腳部潰瘍……末梢血管惡化的症狀是什麼?
糖尿病患者的腳部疾病風險較高。腳部容易出現潰瘍,嚴重時甚至可能截肢。糖尿病神經病變或周邊動脈疾病是腳部疾病的起點。如果行走速度變慢,雙腿容易疲勞,走路時跛行或有疼痛感,可能是周邊血管疾病的徵兆。建議接受檢查。糖尿病患者若腳部有傷口或潰瘍,應立即就醫。1型糖尿病在診斷後五年內,2型糖尿病則在診斷時即應接受周邊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的篩查,之後每年進行檢查。
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檢查腳部是否有病變……血糖和血壓的管理非常重要
糖尿病無法根治。一旦罹患,需終身管理。預防最為重要,且在前期或血糖偏高的人群中,控制尤為關鍵。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都應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及其危險因素。此外,平時也需要進行足部護理的教育。為了預防併發症並延緩其進展,必須控制血糖和血壓等指標。即使沒有症狀,也應通過定期檢查早期發現併發症。如果出現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則必須通過飲食調整、運動等改善生活習慣,並配合定期檢查、藥物治療以及持續的自我管理。
運動最重要的是「安全」……為健康而進行的運動反而會有害
為了預防和控制糖尿病,飲食調節和運動非常重要。吃得多又不願意動,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一週大約5次是比較好的。問題在於,有些人已經患有糖尿病卻不知道,仍然進行赤腳散步運動。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如果不進行治療和管理,可能會出現沒有症狀的併發症。
尤其在可能有細小玻璃碎片或微小石子碎片的普通登山步道上赤腳行走是非常危險的。腳部的傷口可能讓土壤中的細菌侵入,導致潰瘍和發炎,可能會帶來痛苦。甚至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後遺症。運動最重要的是“安全”。為了健康而進行的運動,絕不能反而成為毒藥。
===========
根據疾病管理署的資料,糖尿病併發症包括
末梢神經病變導致腳尖的感覺變得遲鈍時,
赤腳行走的運動可能具有風險。
即使腳部受傷,也可能因為感覺不到疼痛而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