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兒童及青少年教育設施周邊的禁煙區域有望擴大。
衛生福利部於17日宣布,將幼兒園、托兒所、國小、國中、高中等學校的界線30米範圍內指定為禁煙區域,並在該區域吸煙者將被處以不超過10萬韓元的罰款。
衛生福利部去年通過修訂《國民健康促進法》,將幼兒園和托兒所周邊的禁煙區域範圍從原本的設施邊界10米擴大到30米以內。經過一年的實施緩衝期,從17日起正式開始實施。
擴大教育設施周邊禁煙區的措施旨在保護兒童和青少年免受二手煙的影響,促進健康。根據此次禁煙區的擴大,各地方自治體應執行相關措施,例如在幼兒園、托兒所、國小、中學和高中設施的邊界30米範圍內設置標誌,提醒禁煙。
保健福祉部背景澤健康政策局長表示:「擴大教育設施周邊的禁煙區域,特別是為了保護易受二手煙影響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是必要的措施」,並表示「今後也將全力促進社區的禁煙環境建設」。
照片=由衛生福利部提供
✔️根據煙草類型和風向,有害物質可能擴散至100米遠
間接吸菸的危害隨風可擴散至最多100米遠。根據2022年疾病管理署與延世大學環境污染研究所合作研究團隊的測試結果,在戶外吸菸場所測量了距離3米、5米和10米的空氣中微粒濃度,結果顯示即使在10米的距離,所有煙草產品的微粒和超微粒濃度都比吸菸前有所上升。
根據分析風向對煙霧擴散模型的結果,從2米開始有害物質濃度顯著降低。然而,在限制吸煙者數量為3人,並在微風(1.8米/秒)環境下進行實驗的結果顯示,液態電子煙和香煙(普通香煙)在吸煙場所100米外的地方也會散播超細懸浮微粒,情況因而大不相同。
當時的研究團隊指出:「間接吸菸可能會導致與直接吸菸相同的健康影響,因為非吸菸者吸入吸菸者的煙霧。」
「在美國等地,間接吸菸被認為是抑制胎兒發育、嬰兒猝死症候群、兒童支氣管哮喘、中耳炎以及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因素。」
研究團隊表示:「即使是被認為刺激較少的電子煙,也已確認會釋放有害物質,因此應注意間接吸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