그래서 가끔 초콜릿 먹으면 좋아요 ㅎㅎ 매운 거는 맛이 통각에도 해당 돼서 별로 좋지 않은 것 같더라구요.
越是憂鬱的日子,越想吃辣的、鹹的、刺激的食物。
然而,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並不像想像中那樣有助於緩解憂鬱感。
刺激性食物大多是超加工食品,而超加工食品反而會引發憂鬱。
超加工食品是經過多次加工與變形,遠離自然狀態的食品。為了增添味道與香氣,會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年糕、餅乾、糖果、巧克力、漢堡都屬於超加工食品。
食用年糕、巧克力等高度加工食品後,心情變好的只是瞬間。
被稱為「快樂荷爾蒙」的血清素不足,會引發焦慮和憂鬱。
食用高碳水化合物或高糖分的超加工食品會暫時增加血清素的分泌,緩解一時的憂鬱感。能產生辣味的辣椒素促進內啡肽激素的分泌,使心情暫時變得愉快。大腦記住這一點後,憂鬱時就會渴望刺激性食物。
然而,每當心情低落時,吃過度加工食品的習慣最終會讓我們感到沮喪。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研究團隊對1萬359名成人進行的研究,分析了過度加工食品攝取與憂鬱症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團隊確認了實驗參與者在24小時內攝取了多少過度加工食品,並且
使用抑鬱篩查工具測量抑鬱感。結果顯示,每日攝取80%超加工食品的群體,其抑鬱風險比攝取較少的群體高出81%。焦慮症狀也多出19%。研究團隊表示:“超加工食品中的甜味劑等可能增加體內的炎症和氧化壓力,進而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事實上,國內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炎症指數越高,越容易感到抑鬱。
要根本擺脫憂鬱,必須食用對腸道有益的蔬菜和水果
腸與腦之間存在信號傳遞路徑的「腸-腦軸」理論被認為是學術界的共識。實際上,美國心理學協會指出,腸內細菌能產生調節情緒等生理反應的神經化學物質。
有益腸道菌的食品對精神健康也有積極影響。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團隊對422名成人進行了飲食與憂鬱感的調查,結果發現經常食用生蔬菜和水果的人憂鬱感較低,幸福感和滿足感較高。
統計顯示對心理健康有積極作用的食品,
▲胡蘿蔔 ▲香蕉 ▲蘋果 ▲菠菜 ▲葡萄柚 ▲生菜 ▲柑橘類 ▲漿果類 ▲黃瓜 ▲奇異果位居前十名。
===========
我在憂鬱模式時會想吃辣的東西
似乎完全沒有幫助呢..
胡蘿蔔?難道不是意料之中嗎?
心理健康中胡蘿蔔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