밥 삼키기전 30회 씹기도 어려운것 같은데...... 소화를 위해 큰게 말고 작게 썰어서 적게 씹어 드셔야 하는건가봐요
代表性的老年疾病之一,失智症,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公共衛生優先事項的疾病。
這旨在通過及早識別處於危險中的人口並立即採取措施,以降低疾病負擔並提高預防失智症惡化的效果。
這種失智症根據其惡化程度,會出現從非常輕微的記憶障礙到嚴重的行為障礙等多種不同的症狀。
語言障礙,包括說話、閱讀、寫作等方面的問題;方向感下降、時空能力減退;性格的變化以及異常行為等,也被列為失智症的主要症狀。
因此,失智症的本人或家屬及早察覺這些症狀是最為重要的。
儘管尚未開發出根本治療失智症的藥物,但如果是在早期,透過現有藥物等治療方法,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情的進展。
最近國內的研究結果顯示,除了其他因素外,老年人咀嚼功能的下降也可能是提醒失智症風險的信號,需加以注意。
分당首爾大醫院、首爾大醫院、江北三星醫院企業精神健康研究所共同研究團隊在《韓國醫學會誌》(JKMS)最新期刊中發表的研究論文顯示,老年人的咀嚼功能下降與失智症風險之間存在這樣的相關性。
研究團隊對60歲以上的社區居住老人5,064人(男性2,195人,女性2,869人)進行了為期8年的追蹤觀察,以研究咀嚼功能的下降對失智症發生的影響。
咀嚼功能評估了在吞嚥飯菜前平均咀嚼次數,持續一年。
這項結果顯示,男性中在吞嚥飯前咀嚼次數超過30次的人,其整體認知功能和記憶力比咀嚼少於10次的男性更快下降。
研究團隊估算,咀嚼次數超過30次的男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少於10次男性的2.9倍。
在所有失智症中,預後較差的阿茲海默症在相同比較條件下的發生風險高達3.2倍。
研究團隊的分析顯示,平均而言,平時咀嚼次數增加5次,罹患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分別增加16%和23%。
男性老年人咀嚼次數增加與失智症的關聯性也在腦部磁共振影像(MRI)中得到確認。
咀嚼次數較多的男性,其咀嚼調節以及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大腦區域(白質、顳葉、枕葉等)的體積均有減少的情況。
另一方面,女性老年人中未觀察到咀嚼次數與失智風險及腦容積之間的顯著相關性。
研究團隊建議,如果老年人咀嚼次數增加可能是對失智症病理的補償行為,因此如果年紀大後出現過度咀嚼食物的現象,應該前往附近的保健所或醫院接受失智症檢查。
==========
我以為多嚼一點就能更好消化。
你有認知方面的問題嗎?
尤其是男性老年人發生較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