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你想快樂嗎?…… 延大心理學教授選出的「祕訣」是什麼?(tvn《有趣的考驗》)

你想快樂嗎?…… 延大心理學教授選出的「祕訣」是什麼?
 

被稱為幸福學者的徐恩國教授支持「幸福不是快樂的強度,而是頻率」的主張。

 

在上個28日播出的tvN綜藝節目《你問我答》中,世界百大幸福學者兼延世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徐恩國教授亮相。徐教授是提出「幸福不是快樂的強度,而是頻率」這句話的美國心理學家艾德·迪納的門徒。

 

徐教授表示:「‘不幸被消除就像獲得獎金一樣的幸福’這個假設是長久以來心理學界的錯誤觀念」,他說:「幸福並不是沒有煩惱或不幸的狀態,而是可以用是否感受到快樂來判斷的。」他接著說:「幸福是主觀感受到的身心快樂的總和」,並解釋:「無論在哪裡感受到快樂,經常感受到的人才算是快樂的人。」因此,發現能帶來快樂的事物並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安排,才能自然地感受到幸福。除了這些,徐教授還通過人的性格特質和國家比較來談論幸福。他指出,人的性格和所屬國家會影響幸福感,詳細內容如下。


◇人從人身上感受到最大的樂趣

 

與幸福相關的人類主要特質是「外向性」。實際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Science Direct 等刊載的國內外多項研究都支持這一點。研究指出,外向者較為快樂的原因是「對人類來說重要且能提供刺激的存在是另一個人,而外向者比內向者更頻繁、更常與人相遇」。徐教授就此表示:「雖然平均而言,內向者較少快樂的研究結果較多,但享受人際交流反而可能是內向者的特點」,並指出「有研究顯示,內向人在與他人交流時,快樂的增幅更大」。

 

越在意他人的評價,越遠離幸福

 

社會比較是侵蝕幸福感的代表性行為。這種現象在強調集體主義的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中較為普遍。與個人主義哲學較為強烈的北歐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個人自由較難得到保障。因此,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SDSN)公布的《2024世界幸福報告》顯示,韓國在調查的143個國家中排名第52位。芬蘭、丹麥、冰島、瑞典依序位居前四名。

 

越重視他人的評價,幸福感越低的結論就越可能得出。徐教授解釋說:“個人主義可以理解為一種包容性,並非將人拘束在框架內去判斷對錯。”當徐教授詢問實際屬於北歐國家的人們“最不討人喜歡的類型”時,大家都一致表示是“評價他人生活的人”。有多項研究證明,在彼此坦率比較的社交媒體(SNS)上,“幸福感較低的人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更高”以及“過度沉迷於社交媒體會增加患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風險”。

 

================

人們認為人是最能從人身上找到最大樂趣的。

長者受到他人傷害。

有人說是治癒人心的……不曉得是不是那個意思呢。

 

被與他人比較。不僅讓人心情不好。

自尊心也會感到降低的心情呢~。

4
0
評論 4
  • 個人資料圖片
    유미쿠키맘
    강도보다 빈도 사람으로부터 큰 재미를 느낀다는 거 맞는 거 같애요 좋은 글귀 감사드립니다
  • 個人資料圖片
    괜찮아
    즐거움의 강도보다 빈도가 훨씬 중요하다는 거 공감합니다.
    매일 사소한 즐거움이라도 느끼며 살도록 노력해야겠어요
  • 個人資料圖片
    임★선
    모든 사람들이 다 행복하고 싶지 않을까요.
     그 강도를 맞출 수 있는 건 잘 모르겠네요...
  • 個人資料圖片
    지영도영
    맞아요 남과의 비교가 정말 슬프고 우울해지더라구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