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行動
我們大多數的壓力來自於思想和行為的不同步。腦海中有想要的東西,但卻無法付諸行動,這會讓人感到沮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行動是第一步。不要總是想著失敗。大腦在行動時會建立自信並努力持續下去。通常缺乏自信和焦慮較多的人會擔心很多。因此,他們會以謹慎思考為由推遲行動。然而,與其讓心中的焦慮持續累積,不如直接行動,面對實際情況,這才是更為重要的。
慎重選擇專注的對象
根據你專注的內容,我們的情緒狀態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假設我站在講台前,但當我講課時,前面的學生在看手機或做其他事情,我不得不注意到他們的行為。相反,如果我專注於我的話,並觀察那些專心聽課、專注於課堂的學生,進行課程,那麼我就能輕鬆推進進度。通過這種選擇性的專注方式,可以逐步建立自信心。
培養成長心態
相信自己和自己的能力以及態度是非常重要的。相信自己隨時都能改變是關鍵。具有成長心態的人相信通過努力可以學習能力並培養天賦。而持有固定心態的人則相信自己以及他人都是天生具有的天賦和能力。然而,這種有限的思維方式只會阻礙自己的成長。不要認為已經結束,始終以靈活的思維來面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結果顯示,人腦在所有年齡段都具有令人驚訝的彈性,能夠持續發展。
控制焦慮
焦慮毫無幫助,不僅有害於自信,還會削弱自尊心。與其如此,不如將焦慮轉化為能量。專家建議,焦慮與興奮的身體和大腦症狀是相同的。如果遇到讓你感到焦慮的情況,不妨對自己說:「我很興奮。」採取挑戰性的思維方式會更好。這樣一來,就能將緊張感轉化為能量。
確認價值
我的價值由我自己決定。不是由他人來決定。需要明確定義自己,並清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花時間寫下自己的價值觀,並思考為何它們如此重要,這是一個好習慣。這樣一來,大腦會變得更能抵抗批評、羞辱和失敗的恐懼,並相信自己能夠克服。這是保護自己免受削弱自信的焦慮的一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