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累了嗎?…對抗“倦怠教練”的疲勞方法【健康+】

最近我處於倦怠狀態……

說實話,我在家裡比在工作場所還要疲憊。

與新郎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一天的結束

如果互相道謝並擁抱一下,會不會好一點呢?

哈哈哈

 

--------------------

要防止職業倦怠……在工作中要相互表達感謝

從事興趣活動,遠離工作……需要無罪惡感的休息

 

我們正生活在疲勞的時代。如果平時不管理能量消耗,疲勞將會累積,甚至可能陷入「崩潰」。當感到疲憊和困難時,該如何應對疲勞呢。

 

作為一名職業倦怠教練的安娜·卡塔琳娜·沙普納(Anna Katarina Schapner)建議管理疲勞的方法包括▲感恩▲改變觀點▲培養興趣▲優先休息,英國每日新聞《衛報》於上月23日(當地時間)報導。

 

累了嗎?…對抗“倦怠教練”的疲勞方法【健康+】

照片=Getty Images Bank

 

尖銳者表示:「(倦怠感的)最顯著原因之一是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根據位於美國猶他州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公司‘OC Tanner Institute’在2019年的研究,如果在工作中不給予或不接受感謝,倦怠的可能性分別會增加45%和48%。沒有正面的反饋,我們就會變得脆弱且價值降低。

 

改變觀點也是很重要的。沙普納指出,我們這一代並不是唯一與疲勞作戰的人。在中世紀時代,疲勞被視為罪惡,如漠不關心、無力感、背叛等,或被定義為精神上的不適。沙普納解釋說:“當我們知道這些恐懼一直伴隨著我們時,會感到安慰,”他還說:“對疲勞的擔憂使我們成為人類。”

 

最強的解毒劑是興趣。人類通過興趣感受到意義、快樂和社群。倦怠研究者尼克·佩特里強調,園藝、舞蹈、編織等多樣的興趣能夠塑造“多面向的人”。他所說的多面向的人,指的是不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工作的籃子裡的人。

 

我們總是將疲勞視為警訊,應優先休息。疲勞感是身心不再受到傷害的信號。沙普納建議:“每天適當休息是必須的”,並且“應允許自己無罪惡感地休息,讓身心有機會自行恢復,擺脫工作。”

 

趙成敏記者 josungmin@segye.com

0
0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