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젊은이들은 소셜 미디어 소비로 인해 정신 질환에 대한 광범위한 개념을 가질 가능성이 높다. [사진= 게티이미지뱅크]](https://imgnews.pstatic.net/image/296/2024/07/13/0000079826_001_20240713170108903.jpg?type=w647)
沒有專業醫生的診斷,自己就進行診斷
我也不能判斷自己正在經歷精神疾病……
通過社交媒體感同身受類似的情況
我認為這是我的工作,也經常自己診斷自己患有精神疾病。
這就是為什麼專家的診斷如此可靠的原因。
我不應該沉迷於如此令人沮喪的故事中;;;;
---------------------------
![젊은이들은 소셜 미디어 소비로 인해 정신 질환에 대한 광범위한 개념을 가질 가능성이 높다. [사진= 게티이미지뱅크]](https://imgnews.pstatic.net/image/296/2024/07/13/0000079826_001_20240713170108903.jpg?type=w647)
英國心理學家露西·保爾克斯認為,關注度的增加與患病率的上升趨勢是相關聯的。他表示:「隨著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增加,一些人在遇到相對輕微或暫時性問題時,可能會對自己做出不準確的診斷。」
根據澳大利亞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的報導,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具有廣泛精神疾病概念的人是否更有可能進行自我診斷。
研究人員將自我診斷定義為無論是否由專家診斷,都相信自己患有疾病。此外,將包括較輕狀況在內的各種經驗和行為判定為障礙,並評估為具有「廣泛的精神疾病概念」。
研究人員對美國474名成人進行調查,詢問他們是否相信自己有精神障礙,是否曾由醫療專業人員診斷。此外,還詢問了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和人口統計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42%的受訪者表示目前有自我診斷的疾病,大多數人已經從醫療專業人員那裡獲得了額外診斷。在診斷之前,最具預測力的因素是經歷較嚴重的痛苦。除了痛苦之外,第二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對精神疾病有廣泛的概念。當痛苦程度相同時,具有廣泛概念的人更有可能自行診斷出精神障礙。
有趣的是,進行自我診斷但未接受專業診斷的人,往往比已接受診斷的人擁有更廣泛的疾病概念。此外,較年輕且政治上較為進步的人更有可能報告診斷結果。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對精神疾病的廣泛概念可能促進自我診斷,從而增加精神健康問題的患病率。沒有根據的自我診斷可能導致經歷較輕程度痛苦的人們尋求不必要、不適當且無效的幫助。」
根據最近在澳大利亞發布的研究,經歷較輕微痛苦並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情況比改善者更多的是惡化。
研究人員警告說:「這些效果尤其可能對年輕人造成問題」,並指出「年輕人由於社交媒體的消費,最有可能對精神疾病有廣泛的認識,並且以較高且逐漸增加的比例經歷精神健康異常。」
0
0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