치매 너무 무서워요. 신체활동으로 회복력을 높일 수만 있다면 더욱 열시미 해야겠어요 치료제 개발나면 대박날듯.... ㅠㅠ
約30%的腦部「失智蛋白質」數值較高,但尚未出現認知障礙症狀
在病理學上確定患有阿茲海默症性失智症,但卻可能不出現記憶障礙等失智症狀嗎?如果是這樣,究竟原因是什麼呢?
根據澳洲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的報導,阿茲海默症的原因——大腦中的淀粉樣β蛋白和Tau蛋白的數值升高,雖然在病理學上明確診斷為失智症,但卻有相當多的案例未出現任何症狀。根據刊載於國際學術期刊《神經病理學通訊》(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的一項荷蘭皇家藝術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結果,這樣的案例佔總數的30%。
最常見的癡呆症類型——阿茲海默病,被認為是由腦內澱粉樣β蛋白的積聚和Tau蛋白的纏結所引發。這些蛋白質的堆積會對神經細胞(神經元)產生毒性,導致細胞開始死亡。雖然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死去的神經元使大腦無法正常運作,這就表現為記憶喪失等癡呆症狀。
不要為沒有戰勝阿茲海默病的基因而難過……只要通過運動等方式增強免疫力就可以了
然而,儘管具有阿茲海默病的致命生物學特徵,仍有不少人沒有明顯的症狀。最近,對這些特殊人士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荷蘭研究團隊表示:“這些在病理學與認知之間存在不一致的特殊人士,被分析為具有非常高的復原力,因此沒有出現失智症的症狀。”但為什麼他們的復原力特別高呢?
研究團隊研究了三組大腦。第一組是死於阿茲海默症的人,第二組是自然死亡的健康人,第三組則是大腦中阿茲海默蛋白水平較高但一生未出現或至少未被診斷為失智症的個體。研究團隊分析認為,屬於最後一組的人具有對阿茲海默症的抵抗力。
根據研究結果,與免疫系統活動相關的基因在這些特殊人群中顯得更加活躍。免疫系統有助於清除大腦中過多的蛋白質。因此,促進這一過程的基因可能提高對阿茲海默症症狀(發病)的抵抗力。
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2022年,65歲以上的4%新診斷出失智症」
研究團隊表示:「即使沒有從父母那裡遺傳到這些基因,也可以提高對阿茲海默症症狀的恢復能力」,並且「有許多科學證據表明徹底改變生活習慣並服用阿茲海默症藥物,可以降低發病風險」。尤其是運動等身體活動對免疫系統有良好的影響,有助於清除積聚在大腦中的有害蛋白質。
根據研究團隊的說法,持續進行更多身體活動的人,就像擁有能提高對阿茲海默症症狀的恢復力的幸運基因的人一樣,可以戰勝阿茲海默症。此外,擁有該基因的人如果因非阿茲海默症的其他原因去世,但壽命更長,最終也可能患上阿茲海默症。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發布的《國家衛生統計報告》,2022年美國65歲以上成人中有4.0%(男性3.8%,女性4.2%)被新診斷出患有失智症。這是利用2022年美國全民健康訪談調查(NHIS)的數據,估算未入住機構的65歲以上老年人中失智症診斷比例的結果。在新診斷出失智症的成人中,65至74歲的比例為1.7%,而85歲以上則高達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