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纖維肌痛症症狀·診斷·治療] 不是假病,中年女性無緣無故的疼痛

沒有特別原因而在身體多個部位出現疼痛的「纖維肌痛症」是典型的慢性疼痛疾病,約佔整體人口的1~2%,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

 

特別是在中年女性中較常發生的疾病,根據2014年健康保險加入者的資料,接受纖維肌痛症治療的比例在50至70歲之間為58%,女性則高達68%。透過正浩然희연醫院第6復健科科長,了解困擾中年女性的纖維肌痛症的症狀、診斷、原因及治療等相關資訊。

 

 

 
 

◇症狀

 

如果持續至少三個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伴隨疲勞感和睡眠障礙等症狀,但血液檢查和影像等檢查未能揭示原因,則可能懷疑為纖維肌痛症。

 

疼痛的部位會移動,且其強度有起伏。可能會感受到異常感覺,也可能出現麻木、刺痛等神經痛的症狀。還可能出現頭痛、眼睛乾澀、腹痛及腹瀉、口腔乾燥等症狀。大多數纖維肌痛症患者會同時感受到疲勞感和睡眠障礙,並且有30%至50%的比例伴隨憂鬱症和焦慮症,50%至80%的比例伴隨偏頭痛或緊張型頭痛。

 

◇原因

 

纖維肌痛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已確認多種因素如身體、心理、環境刺激等,會影響末梢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感覺傳導系統,導致疾病的發生。尤其是誘發纖維肌痛的環境因素包括流感等病毒感染、C型肝炎、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內分泌疾病、身體外傷、精神壓力等。此外,與其他類風濕性疾病一樣,受家族遺傳史影響,因此具有遺傳因素的人在暴露於特定環境時,會出現相關症狀。

 

◇診斷

 

纖維肌痛的診斷不需要MRI、CT等影像檢查,而是考慮患者主觀感受到的疼痛或症狀的程度,並以全身疼痛指數和症狀中等度量表來評估。全身疼痛指數將身體分為下頜關節、頸部、胸部、背部、腰部、腹部、腰部、手臂、腿部等19個部位,用數字表示疼痛程度,而症狀中等度量表則評估疲勞感、憂鬱感等程度,並以數字呈現。

 

 

◇治療

 

正如先前診斷標準所揭示的,慢性疼痛的原因並非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治療亦應從確認這一點的檢查開始。一旦診斷為纖維肌痛症,反而可能更有利於對健康狀況持積極的認識。由於纖維肌痛症不威脅生命,也不會引起骨骼肌系統的永久性變化,僅憑診斷本身就能通過未來的有效治療來治癒疾病。儘管纖維肌痛症相對常見,但平均需要五年才能確診,且只有25%的患者能被診斷出來。具體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中使用能減少神經痛傳導的神經系統藥物。止痛藥、消炎藥單獨使用時,除了短期的疼痛控制外效果不大,與伴隨的身體症狀如失眠、憂鬱症、焦慮症等合併使用抗憂鬱藥、抗癲癇藥效果較佳。如果疼痛伴隨的睡眠障礙、憂鬱症、焦慮症等影響日常生活,則應積極考慮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的核心是運動治療。運動可以減少患者的疼痛並改善身體功能。有效的運動包括伸展和瑜伽,以及步行、跑步、騎自行車和游泳等有氧運動。運動的強度應從低強度開始,逐步增加,但要注意避免過度運動引起的疼痛和疲勞,因為這可能反而會加重疾病。

 

 

 

 

金振浩記者 kimjh@knnews.co.kr

2
0
評論 1
  • 個人資料圖片
    구름방울
    원인을 알 수 없다니 답답한 병이네요
    미리 알고 잘 대처할 수 있도록 해야겠어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