뼈가 약해서 잘 읽어봤어요 D도 먹고 있고 걷기도 하고 있지만 좀 걱정은 되네요 ..
◇ 日常生活中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
專家們建議,由於骨質疏鬆症的主要風險因素難以控制,因此需要通過適當的生活習慣管理來預防骨質疏鬆症。
此外,骨量在骨密度開始下降的35歲之前儘可能增加是非常重要的。介紹增加骨量和預防骨質疏鬆的習慣。
1) 提升骨密度的「鈣、維生素D」攝取...應避免的食物
充分攝取骨骼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和鈣質對於提高骨密度非常重要。保持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習慣,每天喝兩杯以上的牛奶是有幫助的。應避免過度節食。
成人每天需要攝取800毫克的鈣以維持骨骼健康。通過這樣的習慣,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並保持健康的骨骼。
鹹食和過量的咖啡因攝取會增加體內鈣的排出,因此需加以注意。酒精攝取會妨礙骨骼形成並抑制鈣的吸收,應避免。
維生素D對於提高骨密度至關重要,但通過食物攝取較為困難。維生素D可以通過曬太陽來合成。但如果難以進行戶外活動,建議每天服用1000 IU的維生素D補充劑。
2) 兒童期運動對骨量增加有效,成年女性應在更年期前進行運動
運動對於增強肌力和提升平衡感以預防跌倒非常有效。在青少年之前進行運動,可以預期比成人有更大的骨量增加。在童年時期,承重運動、跳繩、跳躍等有助於增加骨密度。
對於成年女性來說,在更年期前開始運動是有效的,更年期前後的運動效果有很大的差異。
運動時應考慮個人的運動能力和年齡。每週進行2到3次,每次約1小時較為適宜。
有氧運動包括快走、踏步器和自行車騎行。運動前後進行伸展或慢走以放鬆身體非常重要。
建議進行阻力運動,如深蹲、使用啞鈴的胸肌運動、手臂肌肉運動和肩部肌肉運動。避免像仰臥起坐那樣向前彎曲脊椎的運動。
3) 透過國家健康檢查提前預防,對象最多可接受3次檢查
即使出現骨質疏鬆,早期管理也能預防骨折等嚴重併發症。50歲左右的成人或有骨密度下降風險的人,建議及早接受檢查。
目前的國家健康檢查僅針對54歲和66歲的女性進行骨質疏鬆症檢查。從明年起,60歲的女性也將納入檢查範圍,總共可以接受三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