훈제오리 많이 먹었는데 잘 살펴보고 먹어야겠어요
[健康美食] “鴨肉油脂,不會胖還很好?”…其實是這樣
鴨肉油可以多吃。
當你吃鴨肉時,或許聽過這樣的話。與其他油脂不同,鴨油被普遍認為對身體特別有益。儘管是脂肪,鴨油卻被廣泛傳播說不會讓人發胖,並且對成人病等也有益。既然對身體有好處,能多吃嗎?這是真的嗎?
鴨肉油脂被認為有益的原因是因為它含有被稱為好脂肪的不飽和脂肪酸。實際上,鴨肉比其他肉類含有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根據農村振興廳的資料,鴨肉在牛肉、豬肉和雞肉中不飽和脂肪最多。每100克鴨肉含約11.8克不飽和脂肪,遠高於牛肉(6.2克)和豬肉(8.6克)等。
脂肪主要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應注意過量攝取鴨肉中的飽和脂肪
脂肪主要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豐富於紅肉、奶油等的飽和脂肪,過量攝取會引起肥胖並使血管狹窄,增加動脈硬化、高血壓等風險。相反,不飽和脂肪則能降低膽固醇和中性脂肪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代表不飽和脂肪多就沒有飽和脂肪。根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署的食品營養成分表,100克鴨肉約含有6.1克飽和脂肪。這是豬肉(13.2克)的一半左右,但鴨肉中也含有飽和脂肪,因此一次大量食用可能會損害健康。
鴨肉油脂是水溶性的說法是錯誤的……想要健康飲食該怎麼做?
鴨肉的油具有水溶性,容易排出體外,這也是一種說法。主張水溶性的人以鴨肉油在常溫下不會凝固為例。鴨肉油不凝固的原因是因為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水溶性與脂溶性毫無關係。像橄欖油、菜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的食品在常溫下仍是液態,這也是類似的情況。
為了健康,食用鴨肉時,與其他肉類一樣,適量食用是明智的。鴨肉通常會連皮一起食用,但盡量去除皮是比較好的。鴨肉的飽和脂肪大多集中在皮上,而非瘦肉。以每100克為例,去除皮的瘦肉飽和脂肪含量約為1克。搭配富含膳食纖維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洋蔥或韭菜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比起市面上販售的煙燻鴨,選擇生肉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在超市中常見的煙燻鴨產品中,含有許多添加物。這些產品通常不是用煙熏的方式烹調,而是加入亞硝酸鈉等化學物質製成的。這可能包含在火腿或香腸等加工肉品中存在的有害成分。為了增加肉的色澤和香氣而加入的這些成分,在烹調過程中可能轉化為亞硝胺。這些物質會引起胰島素抗性,對血糖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三句摘要⟩
鴨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較少,但過量攝取可能危害健康
鴨肉油在常溫下呈液態的原因是因為富含不飽和脂肪
主要食用去除外皮的肉質,搭配蔬菜,煙燻鴨產品請注意添加物的攝取。
崔智慧記者 (jhchoi@korme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