그러게요. 너무 자주 안 먹고 적당히 드시면은. 괜찮겠죠 우리 몸도 단백질을. 조금씩 먹어야 되니까
我非常關注健康。
大多數人都在看電視或YouTube,對於自己所知道的知識或健康資訊的水平相當高。
3.非常值得讚賞,我國的社會水準已經相當提升。
4. 以前一些專業學者或相關學會所通用的事項(知識權力?)如今可以說已經實時與全國人民共享。
5.可以說是一些知識或資訊從部分的垂直流向多數的水平的證據。
6. 肉類的油脂對身體不佳,因此在體重和健康管理方面,盡量將五花肉烤得酥脆以去除油脂後再食用,
7. 雞肉去皮後食用
8.牛肉油對身體不好,而鴨肉油對身體有益。
9. 是對的嗎?
10. “非即是否” “是或否”
11.油的種類,也就是脂肪的種類,其熔點(融化點)都不同。
在熔點以上的溫度下呈液態,在較低的溫度下呈固態。
13. 在常溫下為固體的脂質稱為脂肪(fat),液體的脂質稱為油(oil)。
14. 這種差異取決於脂質中所含脂肪酸的種類和含量。
15. 飽和脂肪酸越多,在常溫下越會變成固體;不飽和脂肪酸越多,在常溫下則呈現液體狀態。
一般而言,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在常溫下呈現「液體」狀態。
17. 肉類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相對較高,會變成“固體”。
鴨肉的脂肪與其他肉類不同,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因此呈液態,這也是普遍認為對健康有益的原因。
19.鴨肉或雞肉的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的組成或含量其實是相似的。
20.飽和與不飽和程度固然重要,但事實上整體脂肪含量更為關鍵。
21. 換句話說,總重量中脂肪的含量是多少,這才是對健康更為重要的事情。
因此,選擇鴨肉、雞肉、豬肉還是牛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部位的脂肪含量以及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的含量都不同,因此選擇和食用不同部位的肉類更加重要,並且直接影響健康。
23.雞肉的話,翅膀→腿→胸的順序脂肪含量較少,
24. 豬肉的話,五花肉→頸肉→里肌肉,脂肪依序較少,
25. 牛肉的脂肪含量依次為肋骨肉→里脊肉→牛腱肉。
26. 為了健康和體重(維持)管理,肉類的種類固然重要,但更應注意攝取的部位和總量。
吃得過飽遠超所需,對健康毫無益處,百藥皆無效。
任何食物都適量食用的飲食習慣對終身健康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