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五分之一的孕婦會遇到的“自然流產”…什麼時候該去醫院?

五分之一的孕婦會遇到的“自然流產”…什麼時候該去醫院?
 
流產是指在懷孕20週以內胎兒死亡的情況。受精卵已在子宮內著床,但胎兒體重未達500克,或懷孕週數未滿20週,胎兒無生存能力,從子宮外流出的情況。
 
專家們強調,經歷流產後需要積極的治療和管理,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下一次懷孕。了解需要就醫的症狀並及時應對,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  

■產婦的基礎疾病、生活習慣等原因多樣

 

流產的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胎兒的遺傳缺陷、孕婦的基礎疾病、生活習慣以及壓力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具體來說,孕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或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基礎疾病,或吸煙、習慣性飲酒、營養不良等不良生活習慣,都被列為原因。此外,子宮先天性畸形或盆腔炎等也可能是原因。

由於之前進行的人工流產所引起的後遺症,如子宮內粘連或子宮頸異常,也可能成為原因。此外,精神上的衝擊或嚴重的壓力也可能導致。

 

■伴有出血的急迫性流產,治療時有可能維持妊娠

 

流產超過80%在懷孕三個月內發生,之後的發生率急劇下降。

 

最常見的症狀是伴有腹痛的陰道出血或腰痛。如果流產進行,早期懷孕的噁心、疲勞感、乳房疼痛等孕吐症狀可能會減少或消失,也有沒有症狀的情況。

 

危險性流產是指在確認懷孕的孕婦中,懷孕第1/3期出現陰道出血的情況。在有陰道出血的人中,少於50%實際進展為流產。伴有陰道出血和輕微腹痛,超聲檢查時可以看到包圍胎囊的血腫。對於危險性流產,如果孕婦保持安靜並接受孕酮補充等適當治療,就有可能持續妊娠並防止流產。

 

■無症狀的滯留流產,流產後的治療非常重要

 

完全流產是指胎兒死亡後,胎兒和胎盤等全部脫離子宮的狀態。相反地,胎兒或其組織部分仍留在子宮內的狀態則稱為不完全流產。

 

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特殊症狀,即使過了數週也可能未察覺為流產。這被稱為待產流產,當超聲檢查時,子宮內可見胚囊,但未能確認卵黃囊和胎兒,或未能檢測到胎兒心跳時,即可作出診斷。

 

滯留流產或不完全流產有出血和感染的風險,需要治療。如果出血嚴重,必須通過子宮刮除術安全地清除殘留組織。子宮刮除術後,可能會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和下腹部疼痛,持續一段時間。但如果疼痛逐漸加重或處方的止痛藥無法緩解,出血量達到一個大墊子被完全浸濕並持續超過2小時,或發燒超過38度,則必須立即就醫。

 

■血栓傾向症習慣性流產、抗磷脂抗體綜合徵的原因

 

習慣性流產是在連續發生三次以上流產時診斷的。在子宮內未見妊娠囊的情況下

血液中的妊娠數值只上升後又下降的化學性流產也包括在內。若已確認子宮內的孕囊,連續兩次流產時也建議檢查習慣性流產。

 

原因多種多樣,但最需要重視治療的原因是免疫學上有問題的抗磷脂抗體綜合症以及孕婦遺傳性血栓傾向症,即遺傳性血栓形成傾向。此外,還需了解來自父母的遺傳因素、解剖學因素、內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

 

■為了下一次懷孕需要管理……應遠離非法藥物

 

流產時的懷孕指數會有所不同,通常在7天到60天之間,懷孕指數會恢復正常。

 

江東慶熙大學醫院婦產科教授편승연表示:「流產後最快可在兩週後再次懷孕,但由於可能再次發生流產或早產,因此不建議流產後立即懷孕。」「早期流產不需要特別的休養期,但應注意情緒波動或憂鬱症。」

 

然而,為了健康地準備下一次懷孕,需要適當的產前護理。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非常重要,並且要戒菸、戒酒,避免過量攝取咖啡因。如果正在服用糖尿病藥或血壓藥等,應諮詢專科醫生,進行荷爾蒙治療以及血糖和血壓的控制。

 

彭勝妍教授提醒說:「不要服用非法途徑流通的不明流產藥或墮胎藥」,並指出「假藥的流通也很常見,誤服可能會引起腹痛和陰道出血」。

 

 

2
0
評論 2
  • 個人資料圖片
    기춘이
    좋은 글이네요
    임신 분비중이신 분들 도움 받으시면 좋을듯요 
  • 個人資料圖片
    ..💕하니(0:01발송)
    자연유산이 그렇게 많다니ㅠ 너무 마음이 아프네요ㅠ 좋은 정보 감사합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