음~ 랩틴이라는 호르몬이 큰 역활을 하네요 몰랐던 정보 하나 배웠어요
名為拉普汀的激素扮演著重要角色
根據13日的新聞1報導,李昇煥天主教大學醫學院首爾聖母院內分泌科教授團隊,分析了2009年國民健康保險公團數據庫中註冊的404萬5081人BMI(體質量指數)與自殺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該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BMC精神醫學》(BMC Psychiatry)一月號。
研究人員追蹤觀察了研究對象的資訊直到2021年12月31日。此外,還分析了年齡、性別、收入、吸菸、飲酒、運動、精神疾病發病情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情況。
結果顯示,體重過輕群體(BMI<18.5kg/m²)比正常體重群體(BMI 18.5~23kg/m²)自殺風險高出1.44倍。體重過輕群體相對較高的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和慢性腎臟疾病的患病率。
女性在低體重群體中佔比高達66.74%,壓倒性地佔據了較大比例,且不吸菸或不飲酒的情況較多。
另一方面,研究顯示體重增加與極端選擇的可能性呈負相關。超重群體(BMI 23~25kg/m²)的風險度為0.79倍,第一階段肥胖(BMI 25-30kg/m²)為0.76倍,第二階段肥胖(BMI > 30kg/m²)為0.71倍。
然而,這樣的結果與主要憂鬱症的有無、居住形態、生活方式等無關。
研究人員表示:「脂肪組織產生的荷爾蒙‘瘦素’會向大腦發出控制飢餓感和能量平衡的信號,但肥胖會使大腦對瘦素的反應減弱。」「對瘦素的抗性增加會改變大腦的‘獎勵處理路徑’,在某些情況下反而可以反常地降低衝動性。」
接著指出:「身體形象、受害意識及霸凌、飲食障礙、睡眠問題等心理因素可能與極端行為風險及體重過輕有關」,並補充說:「為了未來降低因極端行為而導致的死亡率,政府及相關機構應該檢討公共衛生資源的投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