식욕을 전혀 못느끼고 10일만 지낸다면 엄청난 다이어트가 될텐데 말이죠...딱 필요한 정도만 먹고.. 아.. 정말 식욕의 노예라 슬픈답니다.. ㅠ_ㅠ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消化科專科醫師羅西尼·拉吉博士建議,如果飯後仍經常感到飢餓,首先應檢查飲食計劃。然而,如果飲食沒有問題,則需要考慮△睡眠不足△壓力△荷爾蒙失衡△運動量等因素。
荷爾蒙的影響……如果有瘦素抗性,大腦就無法正確感知飽腹感
調節飽腹感與飢餓感的主要荷爾蒙有瘦素和胃餓素。由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傳遞飽腹感至大腦,抑制食慾,而胃餓素則由胃分泌,促進食慾。這兩種荷爾蒙在複雜的相互作用中調節飢餓感,在壓力情況下,這種平衡可能會被打破。
如果存在瘦素抗性,腦部將無法正確感知飽腹感,導致持續感到飢餓。此外,在睡眠不足或壓力情況下,胃饥素水平升高,而瘦素水平降低,可能會使人更頻繁地感到飢餓。
不均衡的飲食也會影響食慾……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為主進食,有助於改善食慾減退
飲食的營養組成對飽腹感有很大影響。例如,早上吃甜甜圈會使血糖急劇上升,然後迅速下降,容易感到餓。飲食應該均衡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健康脂肪,尤其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延長飽腹感。建議一餐中一半是水果和蔬菜,另一半是蛋白質和全穀類。不過,也要注意加工食品或速食等食物會快速改變血糖,可能導致頻繁感到飢餓。
分心吃飯或活動量大也與食慾有關係
在用餐時看手機或打開電視,可能會降低飽足感。研究顯示,在注意力分散的狀態下用餐,飽足感會降低,零食攝取量也有增加的趨勢。用餐時專注於食物,慢慢咀嚼並細嚼慢嚥是比較好的做法。
如果經常運動或活動量很大,由於新陳代謝較快,可能會經常感到饑餓。運動前後攝取適當的營養,並通過均衡的飲食來補充能量是必要的。
睡眠不足與壓力也會提高胃動素水平……藥物服用也會受到影響
睡眠不足時,胃餓素水平升高,瘦素水平降低,導致更頻繁感受到飢餓。此外,當壓力較大時,食慾也會增加,而長期的壓力會提高皮質醇水平,使人渴望甜食或高熱量的食物。
例如,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抗性,血糖不穩定,可能會經常感到飢餓。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某些藥物也可能增加食慾。
餐後減少飢餓的方法是什麼?……需要檢查一下飲食計劃
如果飯後仍然經常感到飢餓,就來檢查一下你的飲食計劃吧。△蔬菜 △水果 △瘦肉 △全穀類等,這些可以幫助你長時間保持飽腹感。在用餐時,慢慢咀嚼,感受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專注於進食是很重要的。如果飯後仍然感到飢餓,建議稍作等待,給消化一些時間,再決定是否需要進食。此外,當需要點心時,選擇富含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點心會更好。
=============
制定飲食計劃表也是必要的,
一開始吃了什麼、吃了多少
記錄也是很重要的哦
需要能夠辨識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