고기를 좋아해서 자주 먹고 있어요 꾸준히 섭취 해야겠어요 물론 야채와 함께 골고루 먹어야겠지요~^^
不吃肉,對心理健康有好處嗎?還是不好?
禁止食用肉類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害的分析已經出爐。美國哈佛大學營養與代謝精神科醫生喬治亞·艾德表示:「為了向大腦提供營養並維持健康,必須攝取肉類。」本文將探討肉類攝取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
含有對腦部健康所需的營養素
肉類中的營養素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喬治亞·艾德博士表示:“除了肉類所含的代表性營養素蛋白質外,大腦還需要其他多種必需營養素,難以用植物性食品取代。”蛋白質即使不來自肉類、雞蛋或奶酪等動物性食品,也可以從扁豆或花椰菜等純素食品中充分獲得。
然而,▲維生素B12 ▲Omega-3脂肪酸 ▲鋅 ▲膽鹼 ▲鐵 ▲碘等在植物性食品中難以充分攝取。肉類中的維生素B12有助於富含氧的紅血球和DNA的形成,並參與調節令人心情愉快的血清素激素。血清素水平低時,抑鬱症或焦慮等風險會增加。鋅具有減少大腦炎症的效果。艾德博士表示:“肉類是我們所需的所有營養素的適當來源。”
◇有研究結果顯示肉食有益精神健康
已有多項研究顯示,食用肉類的人比不食用肉類的人精神健康狀況更佳。美國南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8項研究,以調查肉類消費者與避肉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參與者包括14萬9559名肉食者和8584名避肉者。
分析結果顯示,素食主義者等避食肉者患憂鬱症的概率為35.2%,而食肉者為19.1%。避食肉者發生焦慮障礙的概率為31.5%,而食肉者為18.4%。巴西研究團隊分析了35至64歲的1萬4216人,結果顯示避食肉者患憂鬱症的風險比食肉者高出2.37倍。在美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中,包括素食者在內的素食主義者因維生素B12缺乏,導致中風風險較高。
◇動植物性食品都應適量攝取2023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在審查了超過500篇論文和250篇政策論文後,得出動物性食品是必需營養素的主要來源的結論。分析顯示,肉類攝取可以改善認知結果,並防止由於缺鐵引起的頭暈、疲勞和頭痛等症狀。
專家建議每天最多攝取72克肉類,並避免食用培根或香腸等加工肉品。僅食用某些特定的食物群,如肉類,也並不理想。雷丁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家君特·庫內勒表示:“肉類中不含纖維素等植物性食品活性物質,”他建議“不要偏向營養的極端,應該攝取多樣化的食物群。”
===========
肉類(動物性蛋白質)對大腦營養是必要的
看起來含有營養成分呢
難怪即使不太喜歡肉也
吃的時候心情很好呢,哈哈哈
所以你們在吃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