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是問題。
如果有B.C型病毒性肝炎,請務必定期接受檢查~
肝癌在進展時幾乎沒有或只有輕微的症狀,因此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早期發現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高危險群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根據國內肝癌發病原因的分析,約有68%是由慢性B型和C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高麗大學高醫院肝臟中心的李英善教授表示:「肝癌比其他癌症更明確有原因」,並建議「40歲以上的中年人若患有肝硬化、慢性B型肝炎或慢性C型肝炎,應每六個月接受一次國家肝癌篩查。」
肝癌,五年存活率39.3%……必須在早期發現 人體內最大的器官之一肝臟,具有儲存和釋放營養、解毒、免疫、消化和分解食物等功能。當肝臟受到持續刺激時,肝細胞會失去其固有功能並轉變為癌細胞,這就是所謂的“肝癌”。根據國家癌症資訊中心的“2021年癌症登記統計”,肝癌在主要癌症發生情況中排名第七(15,131人),五年存活率為39.3%,預後較差。張教授表示:“肝癌通常在50至60歲之間最為常見”,“在活躍年齡段出現的肝癌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沒有明顯的症狀,進展緩慢。”根據2023年12月中央癌症登記中心公布的資料,國內肝癌患者中,60歲以上(29.9%)最多,其次是70歲(25.9%)和50歲(25.9%)。肝癌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進展到較晚階段時會出現:右上腹疼痛、觸摸到腫塊、體重減輕和黃疸等。張教授指出:“一般所知的肝癌分為由肝細胞的癌變引起的‘原發性肝癌’和由其他器官轉移到肝臟的‘轉移性肝癌’。”他補充說:“‘原發性肝癌’約90%是由肝細胞異常引起的肝細胞癌,代表性的是膽管細胞異常引起的膽管癌。”此外,他提到:“極少數情況下,還可能出現血管肉瘤等其他類型。”
◇病毒肝炎,必須治療 若存在慢性B型或C型病毒肝炎,必須接受治療。尤其是B型肝炎,佔肝癌原因的58%。據悉,其發生肝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約100倍以上。C型肝炎感染後,轉為慢性或肝硬化的比例約為55%至85%,因此肝癌的發生率也會增加。這位教授表示:「B型肝炎建議接種疫苗,而C型肝炎目前沒有疫苗,因此一旦發病,必須接受治療。」有時候,部分B型肝炎接種者由於免疫反應的差異,可能不會產生抗體,但不必特意再接種疫苗。只有在家中有人患有B型肝炎,或屬於血液透析等高危群體,或從事醫療工作時,建議再接種一次以確保安全。
近年來,代謝性疾病如酒精性肝病、代謝異常脂肪肝疾病在肝癌的發病原因中所佔比例逐漸增加。李教授表示:「這是因為年輕族群中飲酒人口比例增加,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盛行率上升所造成的變化」,他補充說:「代謝異常脂肪肝疾病已知影響超過30%的整體人口,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以及從年輕時就開始發病,病程延長,未來可能成為肝癌的主要原因。」他進一步指出:「一般認為脂肪肝是輕微疾病,容易被忽視,但若伴隨脂肪肝炎、纖維化,可能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嚴重肝臟疾病,因此建議至少要接受專科醫師的診療一次。」他強調:「若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的發生風險會增加,必須接受專科醫師的診療。」李教授還提到:「在代謝異常脂肪肝疾病患者中,即使沒有肝硬化,也可能進展為肝癌,且超音波常難以清楚顯示肝臟狀況,早期診斷較為困難,需特別注意。」他建議:「有代謝異常脂肪肝疾病的患者,應進行體重控制、飲食調整及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善。」
◇肝癌治療方法不斷增加……不要放棄,應諮詢專科醫師 肝癌的治療主要分為根治性(切除手術)和非根治性治療。根治性治療包括肝臟切除術、高頻治療、肝臟移植等,非根治性治療則包括經脈化學栓塞術和全身治療。經脈化學栓塞術是阻塞供養癌細胞的血管,抑制癌細胞生長並誘導自然死亡的治療方法。此方法用於多發性肝癌,且在較小的肝癌中效果與根治性治療相當。近來,藥物釋放微球栓塞術和放射性栓塞術等多種治療方法已被開發出來。全身治療則在肝門靜脈侵犯或轉移至肝外時施行,當局部治療無效、復發或難以進行局部治療時也會採用。李教授表示:「最近免疫和標靶抗癌藥對肝癌患者也展現出療效,尤其是接受免疫抗癌藥治療的肝癌患者,即使病情已進展,也有部分病例達到治癒的報告。」
<來源 健康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