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鍊和貼紙的效果尚未證實
購買時確認是否為醫療用品及使用方法

沒錯。要買蚊子噴霧。到露營地後就得隨時噴,所以買多點帶著吧。
上週末,在首爾站站內藥房附近傳來尋找驅蚊劑的聲音。就像這樣出門度假時突然想起來,購買產品的需求每年在這個時候,火車站或機場的驅蚊噴霧和乳液形式的驅蚊劑都銷售一空。根據GS25的最新數據,僅上個月,包含驅蚊劑在內的防蚊和殺蟲用品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0%以上。
隨著蚊子驅避劑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高,最近,食品藥品安全處(以下稱食藥處)特別提醒在使用蚊子驅避劑時務必確認適用年齡。補充說明,市面上沒有手鍊型或貼紙型的蚊子驅避劑,這些產品屬於醫療外用品類別。

根據11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署公布的內容,蚊子驅避劑的有效成分如△二乙基甲酰胺△伊卡利丁△乙基丁基乙酰胺丙酮酸酯(IR3535)△帕拉門坦-3,8-二醇等,根據成分種類或濃度,適用的年齡也各不相同。
例如,含有二乙基甲酰胺10%以下的產品可於滿6個月後使用,但成分含量超過10%至30%的產品則需滿12歲後才能使用。依卡利丁在醫學界被認為是較為穩定的成分,但同樣不能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IR3535若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需諮詢醫生。帕拉門坦-3,8-二醇則可於4歲以上使用。
蚊子驅避劑是指不具有殺死蚊子的效果,但利用蚊子討厭的成分來阻止其接近的產品。其代表形式包括液體噴霧或乳液等,通常用於噴灑在手臂、腿、脖子等裸露的皮膚上,或在衣服、襪子、鞋子等上薄薄塗抹使用。
除了歸類為醫藥外品的防蚊液之外,在藥局、便利商店和超市也很受歡迎的產品還有手鍊、貼紙形狀的「防蚊貼片」等。因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署強調:「在醫藥外品防蚊液中,尚未批准任何手鍊或貼紙形狀的產品。」
手鍊和貼紙型產品並非蚊子驅避劑。這些產品通常含有來自天然植物如香茅或尤加利的“香味”。這僅僅是空氣清新劑的商品,並非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證明有效的產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人士表示:“消費者需要確認,以免誤以為香味手鍊和貼紙是蚊子驅避劑而購買錯誤。”
高奇洞加川大醫院家庭醫學科教授也就分類為醫藥外用品的蚊子驅避劑進行了說明,他表示:「乾燥的皮膚或敏感部位可能會出現過敏等過敏反應,建議不要塗抹,盡量在衣服或手臂、腿部使用。」他接著說:「含有二乙基甲酰胺成分的驅避劑可能對皮膚有刺激性,因此必須嚴格遵守建議的使用年齡。」他還提醒不要將具有爆炸危險的噴霧型產品放在火源附近。
另一方面,對蚊子驅避劑的關注逐漸增加的背景是由於蚊子的活動期提前且延長。首爾市每年運行的數字蚊子測量器(DMS)也從2022年起每年在5月1日開始採集,去年則提前到4月15日,今年更提前到4月1日,運行時間逐漸提前。
根據以DMS為基礎,由首爾市運營的「蚊子預報系統」,上個月首爾的平均蚊子活動指數在2日至20日連續18天達到最高值「100」。去年同期的平均指數為72。分析指出,濕度、降水量和氣溫等因素的影響使蚊子活動比往年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