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為何心臟血管變得如此狹窄……破壞心臟的最壞生活習慣是什麼?

為何心臟血管變得如此狹窄……破壞心臟的最壞生活習慣是什麼?

金龍記者 (ecok@kormedi.com) 的故事
 
 
 

最近心臟病大幅增加。因為仍有許多人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並且吸煙的人也很多。喜歡吃肥肉和內臟的人也很多,導致心臟血管處於最糟糕的環境中。心臟病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非常危險。預防最為重要,一旦出現徵兆就應及時治療。讓我們再次了解一下心臟病。

 

死亡原因第二位,太危險的疾病……“為什麼這麼多”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非常高。僅次於癌症,位居國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腦血管疾病排名第五(2023年死亡原因統計)。癌症包括胃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而心臟病作為單一器官疾病則位居第一。問題是患者數量越來越多。

 

2022年因心臟病就醫的人數僅為183萬3320人。較2018年的152萬9537人增加了19.9%(資料來源:健康保險審查評估院)。不僅是中年和老年人,20多歲的患者也增加了40.9%,年輕人也無法安心的疾病。


“心臟血管越來越狹窄”... 血液若無法正常流通會怎樣?

 

心臟血管因為基礎疾病或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脂肪(中性脂肪)積聚越來越多,逐漸變窄。這就是狹心症(狹心症)。‘狹’(狹)也有‘狹窄’的意思。血管變窄時,血液就無法正常流通。

 

如果血管完全阻塞,情況會惡化,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導致急性心臟衰竭。因此,必須儘快治療,以防狹窄的血管阻塞。預防心絞痛最為重要。要小心避免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如果已經患有,則需妥善管理。

 

主要症狀是胸痛……女性可能會誤以為是消化不良

 

心臟血管狹窄時,血液流動會出現問題,不僅會引起胸痛,還可能在下巴、肩膀、背部、手臂出現疼痛。胸骨下前方的胸部會感到沉重、壓迫感、緊縮或擠壓的感覺,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大多是逐漸開始,逐漸加重,持續3到5分鐘後消失。有時在運動或壓力過大時容易出現。女性則可能伴隨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容易被誤認為是餐後脹氣,導致急診治療延遲,需特別注意。

 

預防心臟病的方法是什麼?... 有益血管的食物有哪些?

 

預防心臟病-管理中,飲食習慣非常重要。應減少會升高血壓的鹽分食物和增加中性脂肪的糖分。應節制增加壞膽固醇的食物,如肉脂肪-內臟、加工肉類(香腸-火腿等)。

 

經常食用具有降低中性脂肪和膽固醇效果的膳食纖維(蔬菜-水果-海藻)和豆類是有益的。我國疾病管理署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宣布,適量攝取豆蛋白有預防心臟病的效果。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會逐漸變窄。如果生活習慣更差,速度甚至會加快,可能完全阻塞。

 

=========

心臟相關疾病是死亡第二位嗎~

天氣變冷了

需要進一步管理……

心臟病……必須要把飲食習慣管理得最好。

6
0
評論 7
  • 個人資料圖片
    지영도영
    건강한 식습관이 정말 중요하긴 하네요
  • 個人資料圖片
    서여사
    식생활 중요하네요
    잘봤습니다.
  • 個人資料圖片
    해피혀니
    소화불량으로 오해할수 있다니 ㅜㅜ
    주의깊게 관찰해야 겠어요
    정보 감사합니다
  • 個人資料圖片
    슈빠
    제 지인도 당뇨병에 이어서 협심증까지 왔습니다. 혈관에 스텐트를 받는 시술까지 했는데요... 간단한 시술이라 해도 수술하는 자체가 부담이 되시는 모양입니다. 혈관 나이는 나이와는 무관한 것 같아요. 관리 잘해야겠습니다. 
  • 個人資料圖片
    써니
    나이 들어가매 좁아진 혈관을 생각하여
    식습관 관리를 잘 해야겠어요~
    가슴통증이나 소화불량 증세있으면 
    심장건강도 체크 해봐야 되는군요 
    좋은 정보 참고 하겠습니다~^^
  • 個人資料圖片
    bi
    심장질환 정말 무섭네요
    식습관을 잘 관리해야겠어요 
  • 個人資料圖片
    은하수
    식이섬유와 콩류를 많이 먹어야 되겠네요
    건강 지키는 기본인거 같아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