정보 감사합니다 주기적으로 검사 잘 받아야 겠어요
70多歲男性A先生患有一年來的胃灼熱和消化不良。他僅僅將其歸咎於胃炎,服用消化藥來忍耐,但腹脹加劇後前往醫院檢查。經胃鏡和細胞檢查結果,發現是早期胃癌。
對韓國人來說,許多胃癌的早期症狀與胃潰瘍、胃炎等相似,容易被忽視。若能早期發現,有90%的機率可以治癒。出現疑似症狀時,接受檢查非常重要。
胃癌在我國的癌症中發病率排名第四,患者數量相當多。根據國家癌症信息中心,2021年全國胃癌患者總數為29,361人,與發病率第一的甲狀腺癌(35,303人)相差不大。第二名的大腸癌有32,751人,肺癌則有31,61人。我國的胃癌發病率高於西方國家,推測與飲食習慣有關。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成人的每日鹽分攝取建議量為5克以下,但我國大多數人每日攝取15至20克,達到建議量的四倍。鹹食會反覆引發胃壁炎症,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
胃癌早期會出現燒心、消化不良等輕微症狀。嘉泉大醫院消化內科金京五教授表示:「即使有胃癌早期徵兆,許多患者也會用胃藥等來撐過去,導致病情加重」,並建議「消化不良持續時,最好接受專科醫師診療」。癌症隨著進展,症狀會惡化。若在胃入口處形成癌症,會難以吞嚥食物;若在出口處幽門部位,則會因無法將食物送入腸道而嘔吐。血管破裂時會出血,可能會吐出血或出現血便,並引發貧血。也可能出現體重減輕、一般不適、噁心、食慾不振、黑便等症狀。
與所有癌症一樣,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胃癌一期的治癒率為90%至95%,二期約75%,三期為25%至50%,四期則為5%至10%。僅靠定期的胃內視鏡檢查就能早期發現胃癌。40歲以上的人,建議每兩年進行一次胃內視鏡檢查。
金京五教授表示:「40歲以後,經過四年以上的時間,可能會在胃癌已經進展的狀態下被發現。」他還說:「20到30多歲的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應該每2到3年接受一次檢查。」尤其是高危險群,定期檢查非常重要。胃癌高危險群包括食用鹽分較高食物的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吸煙者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等。
最近內視鏡手術已經發展成熟,早期發現時僅靠內視鏡就能進行治療。A先生也成功地用內視鏡手術去除癌細胞,目前正處於康復中。
金教授表示:「胃癌可以透過早期發現進行治療,但預防更為重要,應改善平時的生活習慣。」他還說:「從小就應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而不是鹹食。」他接著說:「平時應避免暴飲暴食和過度飲酒,進行適當的運動並戒菸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