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癬是一種由皮膚癬菌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疾病。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中繁殖活躍的腳癬菌,在夏季,尤其是梅雨季節,會更加猖獗。
腳癬不僅會在腳上發生,也可能在手指甲、陰股、頭部、手等身體多個部位發生。
如果有抓腳後摸頭的習慣,則有可能引發頭部癬,甚至可能導致脫髮。此外,個人的癬也有傳染給全家人的可能性。
如果放任股癬不治,可能會蔓延至全身,導致皮膚炎、手足甲癬、鱗屑等疾病。尤其在夏季,股癬特別猖獗,需加倍注意。
◇ 最容易長出黴菌的部位是哪里?
腳癬主要發生在腳上,尤其是在第四和第五腳趾之間的發生率較高。
這個部位在解剖學上是腳趾間最寬的區域,因此容易積聚汗水。由於這個原因,患有足癬的人很容易認為每年都會在同一個部位復發。
主要症狀包括該部位的瘙癢感以及皮膚變得發白、皸裂的現象。
如果放任腳癬不治,通過裂開的皮膚,細菌可能侵入,導致急性發炎或二次細菌感染的蜂窩組織炎。由此可能出現疼痛或腫脹,嚴重時伴隨發燒,行走困難,並且腹股溝區淋巴結腫大。
◇ 襯癬的治療期間是多久?指甲襯癬需要更長時間
許多人認為手腳趾甲真菌感染難以治療且不易康復,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只要接受皮膚科專科醫師的準確診斷和正確治療,手腳趾甲真菌感染是可以完全治癒的。
腳癬是一種治療時間較長的疾病之一。因為指甲每月僅長約1.3到1.8毫米,且隨著年齡增長,生長速度會越來越慢。由於真菌菌群會持續留在指甲上,直到指甲完全長出新的一層,因此治療時間較長。
腳癬的治療包括局部塗抹抗真菌藥膏或口服藥物。
如果症狀不嚴重,可以每天在該部位塗抹抗真菌劑兩次。即使灰指甲部位已經消失,仍建議再塗抹2到3週。
如果這樣做後狀況仍未改善,則需口服抗真菌藥物服用4至6週。在治療過程中,若症狀稍有改善,患者自行判斷而中斷或放棄治療,可能會導致復發。
◇ 預防為先!夏季感染容易發生需提高警覺
腳癬的預防與治療同樣重要。腳癬在治療後,常因殘留在襪子或鞋子上的皮膚真菌而復發。手腳趾甲癬也容易再次感染。
為了預防足癬,每天至少洗一次腳,如果出汗較多,則應更頻繁地洗腳。洗完腳後,要保持良好的通風,並徹底擦乾腳趾間的水分,保持乾燥。如果出汗較多,建議穿著吸濕性好的棉質襪子或腳趾襪。
比起緊繃的鞋子,露出腳趾的涼鞋或透氣性好的鞋子更好。在潮濕的天氣裡,噴上抗黴菌噴霧會更有效。下雨天濕了的鞋子一定要徹底晾乾後再穿。
腳癬具有高度傳染性,因此應避免共用拖鞋、腳巾等物品。如果去過公共澡堂或游泳池,建議在家中再次清洗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