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糖尿病) 減少碳水化合物就可以嗎?影響胰島素的營養素因人而異

只要減少碳水化合物嗎?影響胰島素的營養素因人而異

崔智友記者的故事
 
 
 

碳水化合物是直接提高血糖的營養素。糖尿病患者通常會調整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以防止血糖急劇上升。同時,也應考慮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最近的研究顯示,每個人引發胰島素分泌的營養素各不相同。

 

今日糖尿病快訊的兩句摘要

1. 每個人對各種營養素的胰島素反應都不同。

制定個人化的飲食計劃並定期監測血糖。

 

營養素引起的胰島素分泌各異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內的140名遺體捐贈者的胰臟島。胰臟島是由多種內分泌細胞組成的集合體,其中包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等,屬於內分泌器官。研究團隊將胰臟島分別暴露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然後測量胰島素反應。

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胰島細胞對碳水化合物的胰島素反應最為強烈,但有9%對蛋白質反應較佳,8%則對脂肪反應較佳。蛋白質和脂肪雖然不會像碳水化合物那樣迅速提高血糖,但長期來看會影響胰島素抗性,導致體內胰島素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在「食品及食物的多量營養素組成成分對血糖反應的研究」中,也得出除了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等含量會影響血糖反應的結論。也就是說,血糖反應不僅取決於餐點菜單和營養素組成,還可能受到各營養素引起的胰島素分泌反應的影響,因此優先了解血糖反應及其變化趨勢是比較合適的。

 

在吃飯前後比較血糖一次比較好

 

由於每個人的食物消化能力或食物分解能力不同,因此血糖變化幅度或胰島素分泌等可能存在差異。為了確認糖尿病患者在不同營養素下的胰島素分泌差異,必須個別監測餐後血糖變化。明志醫院內分泌內科李敏京教授表示:“通過連續血糖監測儀或自我血糖測定,定期監測血糖變化,基本上可以掌握情況。”

即使有點麻煩,也請在食用碳水化合物食品前後、蛋白質食品前後、脂肪食品前後分別測量血糖。每種食品的攝取量應相同。根據測得的血糖數據,規劃能使餐後血糖更穩定的飲食。血糖變化幅度最大的食品可以視為胰島素反應最強的營養素。

 

需要個人化飲食計劃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每位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量身定制的飲食。目前糖尿病治療的趨勢也著重於以患者為中心的個性化治療。

 

根據大韓糖尿病學會2023年糖尿病診療指南的醫學營養療法部分,指出:「沒有對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顯示出一致益處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理想攝取比例。建議根據患者的醫學狀況、代謝目標和偏好進行個別化評估。」

 

===================

每個人的消化能力真的都不同吧

我們的員工也吃飯非常快,

 

我覺得午餐自然會讓我減少飯量。

 

慢慢吃的習慣也很重要

0
0
評論 4
  • 個人資料圖片
    강미형
    당뇨정보 감사합니다 
    잘보고가요 
    • 個人資料圖片
      하루=즐겁게+행복하게+웃으며✌
      作家
      당뇨 정말 무섭죠 
      영양정보다 잘 봐야할것 같아요 
  • 個人資料圖片
    은하수
    사람마다 음식에 대한 인슐린 반응이 다르군요
    식전 식후 혈당 저도 체크해보고싶네요 
    • 個人資料圖片
      하루=즐겁게+행복하게+웃으며✌
      作家
      식전 식후 요즘혈당기 사서
      저녁에 체크 하고 있네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