파로 밥이라는 건 처음 들어봤는데요. 이런 게 있었군요. 연예인 식사법 다 따라 할 필요는 없죠.
我親自嘗試了所謂的“明星飲食法”——吃飯……血糖會怎樣呢?
最近備受關注的健康趨勢無疑是「血糖管理」。過度攝取高碳水化合物或高糖食品會使血糖急劇上升,胰島素大量分泌。這不僅增加糖尿病的風險,還會使脂肪不易燃燒,形成不易減重的體質。因此,少吃米飯,增加全穀類食品,以調節餐後血糖的飲食方法已經受到長期的推崇。
今日糖尿病快訊兩句摘要
1. 比較了食用米飯和蔥後的血糖反應。
2. 降低血糖的效果,真的存在嗎?
意大利托斯卡納帕羅羅實驗
實驗總共進行了兩天。在早上空腹狀態下,剛下班後,第一天食用了由南瓜和米以4比6的比例混合而成的210克飯,第二天則食用了210克白米飯,以了解血糖變化。為了更準確的比較,僅食用米飯,沒有搭配其他配菜。兩名記者親自進行了食用。在吃飯前、餐後一小時和兩小時時,使用自我血糖測量器測量血糖。
帕羅在義大利托斯卡納地區種植。該地區種植的帕羅遵守歐盟(EU)法規,不使用化學肥料或殺蟲劑。所謂的有機糧食。在高海拔和貧瘠的環境中生長,通過輪作實行2到3年的休耕期,因此被認為是品質優良、價值較高的作物。
拌有花的飯血糖升得較少
確實,吃了混有巴羅的飯後血糖升高較少。金瑞熙記者吃白米飯那天的血糖變化是空腹血糖100→餐後一小時血糖141→餐後兩小時120。混有巴羅的飯那天的血糖變化是空腹105→餐後一小時130→餐後兩小時110。僅看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吃白米飯時升高了20,而吃巴羅飯時只升高了5。
崔智友記者在吃白米飯的日子裡,空腹血糖為105,餐後一小時為155,餐後兩小時為135;而吃蕨菜飯的日子裡,空腹為100,餐後一小時為125,餐後兩小時為107。米飯使血糖上升了30,而蕨菜飯則只上升了7。
曾嘗試吃過파로飯的記者們表示:「平時我經常想吃零食,但吃了파로飯的那天,肚子長時間感到飽滿,所以沒有吃零食」、「多虧了那有嚼勁的口感,我能健康又美味地攝取碳水化合物」。
兩位記者並未患有糖尿病。平時血糖問題的人食用芭樂飯會如何呢?為了確認這一點,接受糖尿病前期診斷並進行嚴格生活習慣管理的金某(66歲,京畿南揚州市)嘗試了食用芭樂飯。吃米飯的那天,空腹血糖從105變為餐後一小時的140,再到餐後兩小時的137。吃芭樂飯時,空腹為103,餐後一小時為133,餐後兩小時為113。米飯使血糖升高了32,而芭樂飯則只升高了10。
膳食纖維·抗性澱粉的功能
為什麼帕羅能較少提高餐後血糖呢?是因為帕羅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膳食纖維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從而使血糖平緩上升。即使食用少量,也能長時間維持飽腹感,減少零食的需求,並有助於防止下一餐過量進食。至於抗性澱粉,帕羅每100克含有21.2克,遠多於白米(0.64克)和糙米(2.63克)。抗性澱粉是指在胃和小腸未被消化,進入大腸後由細菌發酵的澱粉。簡而言之,它的消化速度較慢。
糖含量較低的點也對血糖管理者具有優點。攝取高糖食物可能會導致血糖急劇上升再迅速下降的「血糖峰值」。然而,帕羅的糖含量每100克僅有0.87克,非常少。這個數值低於被廣泛認為是低糖穀物的卡姆特(每100克7.84克)或糙米(73克)和白米(78克)。
但過量攝取絕對不行。即使是再好的穀物,吃得太多也會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總攝取量。這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或血糖升高,因此,適量食用,將其作為替代原本食用的米飯或麵粉的選擇較為適當!
============
您聽過帕羅穀物嗎?
最近看起來似乎很相似,
帕羅的口感更有嚼勁。
我最近在吃飯時會把卡慕特混在一起吃。
穀物越來越多樣化了
由於血糖控制很重要,過量攝取可是大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