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과일도 막 먹으면 안좋은거 군요.. 잘 기억해둬야겠어요~!!
安裝 Cashdoc 應用程式
為了健康,許多人每天都會吃水果。實際上,水果中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類黃酮等多種營養成分。但如果飯後食用,反而可能會提高血糖,對健康有害。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引發糖尿病、肥胖等風險
如果在飯後食用水果,血糖會急劇上升,對胰臟造成負擔,增加糖尿病的風險。胰臟在食物進入身體時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將血液中的葡萄糖吸收進細胞,作為能量來源,剩餘的則轉化為脂肪,使血糖水平恢復到餐前的狀態。這樣血糖回到餐前水平大約需要兩個小時,但如果在餐後立即吃水果,胰臟就必須再次分泌胰島素。如此反覆的胰臟過度負荷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容易導致肥胖。餐後大量食用水果導致血糖急劇上升,不僅會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還會促進體內脂肪合成,增加血液中的脂質和體脂肪。尤其是水果中含量豐富的果糖,其吸收速度比葡萄糖更快,過量食用容易在肝臟中轉化為脂肪。
◇應在餐後3至4小時內服用
因此,水果最好在用餐前一小時或用餐後三到四小時食用。在用餐前一小時食用,能提高水果的營養吸收率。此外,因為飽腹感會減少食量,也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如果想在餐後食用,建議在三到四小時後再吃。這段時間血糖水平已回到用餐前的狀態,胰臟再次分泌胰島素也不會造成負擔。在選擇水果時,也可以確認血糖指數。血糖指數是衡量食物攝取後血糖升高程度的數值。血糖指數70以上屬於高血糖食物,56至69屬於中等血糖食物,55以下則是低血糖食物。
============
水果在餐前或
不是飯後30分鐘
我以為是餐後30分鐘
3到4個小時後吃比較好。
那麼幾乎就是用餐和用餐之間的時間了。
血糖管理的關係……有時候連水果都吃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