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雨过后,酷热将接踵而至。热带夜是夏季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早上9点,气温持续不降至25度以下。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好好睡觉,第二天的状态会变差,免疫力也会下降,对健康不利。
申元哲江东庆熙大学医院睡眠中心神经科教授表示:“在醒来前的两小时内体温会下降,之后体温逐渐升高,导致醒来。”他还说:“如果睡眠期间温度超过25度,体温就不会下降,也不利于褪黑激素的分泌,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人在睡觉前两小时保持最高体温。入睡后,体温逐渐下降,同时褪黑激素这种睡眠激素开始分泌。这样就进入了深度睡眠。但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无法进入深度睡眠,容易频繁醒来。
每当出现热夜时,为了预防睡眠障碍,保持卧室凉爽和清凉非常重要。白天应使用百叶窗和窗帘,阻挡炽热的阳光和空气进入室内。夜间应尽量少使用发热量大的电子设备。高性能电脑和大型电视也会产生不少热量。因此,建议在睡前1到2小时内不要使用这些设备。
使用透气凉爽的寝具也是获得良好睡眠的好方法。采用棉、天丝、竹纤维素等透气性寝具,可以轻松吸收人体的水分。水分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有助于降低体温。也可以使用冷却床垫和垫子。
睡觉前在床上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会因为蓝光(蓝色光)而难以入睡。蓝光会降低褪黑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导致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影响良好的休息。
申元哲教授表示:“即使通过蓝光阻断膜或智能手机夜间模式设置来减少蓝光暴露,也无法完全阻止其释放,”他还说:“睡前一小时内不要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充分补充水分也很重要。全天摄取足够的水分可以保持身体凉爽。对预防白天的热射病也有帮助。夏夜睡觉前喝一杯冰冷的水,可以暂时快速降低体温,有助于睡个好觉。
据说,淋温水澡有助于睡个好觉。但申元哲教授表示:“在热带夜出现时,冷水澡也是可以的。”冷水澡会导致血管收缩,激活兴奋交感神经,干扰深度睡眠,但在热带夜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快速降低体温更为重要。
建议保持有利于睡眠的湿度。如果使用除湿机,应将湿度调节到大约50%,这是最适合睡眠的湿度。
空调也有助于良好的睡眠,但将温度设置得过低并不好。可能引起空调病,而且体温过低会导致血管收缩。阻碍身体深部体温的散发,可能会影响整体体温的降低。考虑到房间温度,建议将温度设置在适宜范围(23~26度)。
随着年龄增长睡眠减少,调整平时习惯以提高睡眠质量是好的。申元哲教授表示:“60岁以后,具有生物钟的脑下丘脑会老化,导致睡眠比以前少。”他还说:“必须管理周围环境,让大脑的功能自行代偿。”
创造一个可以调节噪音、温度等的良好睡眠环境,下午进行轻度运动也有益。减少咖啡因等影响睡眠的摄入,营造有利于褪黑激素生成的身体状态。
如果超过20分钟还无法入睡,最好不要一直躺着,可以坐在客厅里看书或欣赏轻松的音乐。进行腹式呼吸和拉伸运动也很有帮助。在调整刺激后如果感到困意,再躺下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