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Uric acid)在关节或其他组织中过度积聚而引发的疾病。过去,痛风无法治愈,除了饮食疗法外没有其他治疗方法,最终会因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但现在,降尿酸药物已经开发出来,可以像高血压或糖尿病一样,享受日常生活的同时,得到充分的控制,成为一种可以管理的慢性疾病。
尤其在这个时候,痛风发病风险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因为夏季饮酒和脱水等因素会增加尿酸水平。实际上,根据健康保险审查委员会的统计,每年6月至8月痛风患者会增加,过了这个时期就会减少。
引起痛风的尿酸到底是什么
尿酸是由蛋白质中的一种物质“嘌呤”在通过大便和小便排出体外时转化而成的最终代谢产物。它在食物摄入和细胞代谢过程中自然在我们体内生成。
血液中溶解后应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但如果过量,就无法溶解,形成针状的小型尿酸结晶(尿酸晶体)。这些结晶可以在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中堆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痛。
由痛风引起的关节炎疼痛剧烈,自古以来被称为“疾病之王”。痛风始于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即高尿酸血症。通常正常的血清尿酸浓度为6.8毫克/分升,超过7.0毫克/分升即被定义为高尿酸血症。这种情况由高血压、肥胖、肾脏疾病等导致尿酸排泄能力下降,或过度饮酒、持续摄入高嘌呤食物、遗传等因素引起。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持续时间长了之后,会导致尿酸堆积,并出现痛风性关节炎的初期症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大量饮酒、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压力、药物使用、交通事故或外伤等。
即使症状消失也要继续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
痛风通常从一侧大脚趾开始,出现剧烈而极度的疼痛,患处皮肤变红并变得温暖。随后,疼痛逐渐扩散到大脚趾以外的脚踝、脚背、手指等多个关节。
症状通常在7到10天内自行消退或无症状持续,但约60%的患者在一年内会复发。如果未进行适当治疗,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可能逐渐增加。严重时,会在关节周围形成“痛风结节(tophi)”,逐渐导致广泛的关节损伤和皮下大型结节,可能引起残疾。
金成洙教授警告说:“大多数人在首次急性痛风发作后会进入无症状期,因此会中断治疗,但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结节性痛风,导致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中风、心脏病等致命的并发症。”
实际上,如果痛风患者未能得到正确治疗,死于心脏病的概率会增加一倍,而慢性结节性痛风患者的死亡率则比正常人高出三倍。
注意含嘌呤丰富的食物……一定要戒酒!
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特别是▲药物治疗后血中尿酸仍难以降低的人▲关节炎经常复发的人▲暴饮暴食后立即出现关节炎急性症状的人等高危人群,应注意含嘌呤丰富的食物(请参考下方提示)。
此外,增加水分摄入量,将尿量增加到大约2升也有帮助。只是必须避免饮酒。酒精会增加血液中尿酸的合成,并抑制尿液排泄,从而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在酒精中,啤酒含有大量嘌呤,比烈酒更不利。
金成秀教授表示:“痛风虽然难以通过一两次治疗完全治愈,但只要坚持服用一两粒药物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控制,防止复发,是一种容易控制的疾病。”
TIP. 根据嘌呤含量分类的食物
- 可以吃的食物(0~15毫克)
鸡蛋、奶酪、牛奶、谷物(燕麦片、全谷物除外)、面包、大部分蔬菜、水果、糖
需要调节的食物(50~150毫克)
肉类、家禽、鱼类、贝类、豆类、菠菜、蘑菇、芦笋
应避免的食物(150~180毫克)
内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舌头、大脑等)、肉汁、鹅、沙丁鱼、鲱鱼、凤尾鱼、鲭鱼、豆酱、酵母、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