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像500韩元硬币那么大小的薄片,叠层均匀地涂抹开来
防晒霜比想象中需要涂得更多。建议每次使用的防晒霜量为成人0.8至1.2克。按照形状来看,大约相当于一指宽或一个500韩元硬币的大小。据《美国皮肤科学会杂志》发表的皮肤科学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只使用了建议用量的四分之一。因此,防晒效果也会减少到四分之一。因此,必须遵守建议用量,涂抹足够的量。涂抹防晒霜的方法也很重要。应将少量涂在手指上,然后用指腹轻拍脸部,像薄薄地涂抹一样均匀涂开。不要一次性全部涂完,而是分层薄涂,逐渐涂匀。
防晒霜通常会集中涂抹在脸部的中心、颧骨或脸颊等较大区域。这样认为可以很好地阻挡紫外线,但下巴线和络腮胡等脸部边缘区域则成为盲区。下巴线和络腮胡区域的皮脂分泌较少,如果没有正确涂抹防晒霜,皮肤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毛细血管像蜘蛛网一样扩张,或者出现雀斑、色素沉着等色素沉着问题。在耳朵、耳垂、络腮胡、下巴线和颈部等皮脂分泌少的部位,涂抹防晒霜是夏季皮肤护理的关键。此外,为了持续保持防晒效果,即使在户外也应不时补涂。皮肤科专家建议,频繁补涂中等强度的防晒霜比一次性厚厚涂抹高指数的防晒霜效果更佳。
即使没有化妆,只涂了防晒霜,也必须彻底清洁。这是因为防晒霜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如果不正确清洁,暴露在直射阳光下激活的毛孔可能会受到防晒霜的刺激,导致“马洛卡痤疮”的出现。这种痤疮在暴露在阳光下的脸部、背部、手臂等部位以坚硬的炎症性丘疹形式出现,可能持续数月。尤其是防水防晒霜,不易被汗水或水洗掉,更需要仔细清洁。
防晒霜根据阻挡紫外线的方式分为▲有机防晒剂▲无机防晒剂▲混合防晒剂。有机防晒剂通过在皮肤上涂抹乙基己基甲氧基肉桂酸酯、阿伏苯宗、氧苯酮等成分,以化学方式阻挡紫外线。这些成分吸收紫外线后以热能释放,从而达到阻挡效果。没有皮肤变白的白皙现象,涂抹性好是其优点。然而,有机防晒剂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可能引起皮肤问题、眼睛刺痛等。因此,敏感性皮肤或易出问题的皮肤最好避免使用有机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是指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无机化合物成分的防晒产品,将其涂抹在脸上形成的薄膜可以反射或散射紫外线。与有机防晒剂相比,刺激皮肤的程度较低,眼睛刺痛感也较少,敏感肌肤也可以使用。然而,涂抹时的延展性较差,会出现白膜现象。
另一方面,混合防晒霜是有机防晒霜和无机防晒霜的混合物,具有较少的皮肤刺激和良好的涂抹性。不过,在混合防晒霜中,也有无机和有机成分比例较高的产品,建议在购买前确认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