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努力刷牙,如果不徹底漱口,也不利於牙齒健康。因為牙膏中的界面活性劑可能殘留在口腔內。牙膏的基本成分之一界面活性劑能去除牙齒上的異物。界面活性劑通常包括月桂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月桂醯硫酸鈉等。長時間暴露於最常用的月桂基硫酸鈉中,可能會導致食慾不振等問題。如果沒有多次漱口,界面活性劑長時間殘留,可能會使牙齒變色或口腔乾燥。
界面活性劑只需沖洗一到兩次即可洗淨。但為了徹底去除界面活性劑和其他添加劑,建議至少沖洗五到六次。此外,應使用溫水而非冷水。特別是用約45至50度的溫水沖洗,能使牙膏中的清潔成分充分溶解,並有效去除牙垢。每次刷牙時調整水溫較為困難,建議使用接近體溫或略高的水溫即可。過熱的水反而可能刺激牙齦,需加以注意。
避免用硬梳刷強力刷牙的習慣,因為這可能會磨損牙齒或牙齦之間的組織。牙齒表面由堅硬的琺瑯質構成,內部則是柔軟的象牙質和神經組織。琺瑯質可以保護象牙質和神經組織免受外部刺激。然而,如果長期使用過於用力的刷牙方式,琺瑯質會被磨損,導致象牙質暴露,外部刺激更容易傳遞到神經組織,從而使牙齒經常感到冰冷。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建議使用柔軟的牙刷或尖端細小的細毛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