뚝배기 먼저 저도 가져오게 되던데^ㅡㅡ^ 울 동네 뚝배기 인기 제일많아요~
原以為是中國製的……K-陶鍋的反轉
如果不是國產陶鍋,放進微波爐都會爆炸。原料本身就不一樣。
上個月17日,在忠南保寧市,我遇見了經營陶鍋製造商保寧陶瓷的代表姜錫七(72歲)。姜先生已經向大創供應陶鍋約五年多。去年2月,他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段名為「大量生產5000元大創陶鍋的過程」的宣傳影片,因而走紅。該影片下方留言如「只要5000元,原以為是中國貨,但信任度提升了」、「投入的努力與價格相比真的很便宜」等大量留言湧現。
當天,姜先生強調為了提高鍋具的品質,必須使用國產原料製成的耐熱土。他說:“我們公司的鍋具是用以保寧產的泥土作為原料製成的耐熱土,因此能夠很好地承受高溫。含有人工合成物質的產品,只要稍微加熱就容易破裂。像中國等國外廠商也會購買韓國的原料。”
約300坪(1坪=3.3平方米)規模的工廠內,包括姜代表在內共有5人負責陶鍋的製作工序。姜代表表示:“一般認為像其他生活用品和廚房用品一樣,陶鍋也可以自動化生產,但事實並非如此。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手參與。”從揉捏黏土以去除氣泡的攪拌過程,到塑形成陶鍋的模具,再到在乾燥的陶鍋表面塗抹含有保寧泥的釉料的塗釉作業,全部都由人手完成。在1250度的窯中烘烤約16小時後,還需進行最後的瑕疵品檢查,整個過程約需4至5天,每天生產約1000個陶鍋。
目前保寧陶瓷的總產量中,向Daiso的供貨比例已達70%。對於“Daiso YouTube影片是否大幅增加了利潤”的問題,姜代表給出了出乎意料的回答:“並不一定如此。”即使原材料價格上漲,Daiso仍將銷售價格固定在5000韓元,導致每年的利潤率逐年下降。他坦言:“在5000韓元中,約有一半會支付給製造商。扣除人工等固定成本後,剩下的就沒有了。”
繼續向Daiso供貨的原因是因為其他銷路難以確保。他說:“以前每個月都會接到其他零售商的訂單,但最近每三個月才會有一次訂單。由於經濟不景氣,餐廳倒閉的情況也增加了,除了像Daiso這樣的大型零售商之外,中小型零售商的情況也很艱難。”
有哪些方法可以實現超低價?
Daiso的超低價政策的秘密在於「不斷尋找替代供應商」。由於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的上升等增加的成本,曾經供應1000元商品的供應商如果說「完全無法再供貨了」,通常流通業者會提高銷售價格以維持與原供應商的交易。但Daiso則是「不管怎樣都要找到」替代供應商,並更換供應商。這幾乎是一個由單一需求者掌控、行使壟斷力的「需求壟斷市場」般的供應市場結構。
經營清潔用品製造業者的ㄱ先生在這場競爭中落後了。意思是他曾向Daiso供貨,但現在已停止交易。ㄱ先生說:“最近人工成本和塑料原料價格都大幅上升了吧。最近向Daiso供貨的公司因利潤不足而頻繁退出。”新產品推出的樣品製作費用、處理次品的物流成本等,也都是供貨商的負擔。
在Daiso供應廚房用品的製造商代表N先生表示:“我為符合1000元銷售價格,製作了新產品樣品,但如果Daiso因品質問題等原因未通過,則樣品的開發和製作費用都由製造商承擔。”“最近去Daiso物流中心,可以看到來自中國等地的進口商品明顯增加。由於國內企業受到嚴重的成本壓力而停止供貨,Daiso似乎正在擴展國外的交易夥伴。”
儘管如此,中小型製造商仍然希望將大創列為交易夥伴。在近期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能進行大量供貨的線下零售商實際上只有大創一個。向大創供貨至少可以獲得人事成本等固定費用的保障。“反正工廠還能維持下去。” ㄴ先生如此表示。
另一家生活用品供應商代表D先生也表示:“我們並不是為了追求高利潤而供貨,Daiso是一個以薄利多銷的方式維持工廠運作的良好流通渠道之一。”他補充說:“像Coupang等線上渠道的購買量並沒有像Daiso那麼大。此外,由於我們自己運營履行中心,製造商也必須進一步降低單價。”
=====================================
在看這篇文章時,最吸引我的是一定要買保寧陶瓷鍋。
一定要買國產製造的高品質陶鍋啊~
應該不是古典策略的廣告文章吧.. 不會吧 ㅋ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