참고할게요 감사합니다
🌈🌈🌈🌈🌈
為了控制體重,即使減少飲食量,也一定要攝取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因為在減重過程中也必須考慮到骨骼和肌肉的流失。
✡️✡️✡️✡️✡️✡️✡️✡️✡️✡️✡️✡️✡️✡️✡️✡️✡️✡️✡️✡️
體重管理需要結合飲食控制和運動。雖然需要減少飲食量,但仍需補充蛋白質(45~55克)、鈣(700~800毫克)和維生素D(600 IU)。因為過度減重可能導致肌肉流失和骨骼健康受損。
隨著年齡增長,體重增加,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會增加。如果不及時治療,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風險也會提高。不僅僅是外貌,為了生存,有時也需要減重。增加肝癌風險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通過減重也能改善症狀。
「保持下半身肌力」……我的大腿、小腿肌肉呢?
隨著年齡增長,體脂肪傾向於聚集在腹部、肌肉和肝臟內部。相反地,無脂肪質量(脂肪自由質量;肌肉、器官、皮膚、骨骼)會逐漸減少,尤其是肌肉的流失尤為明顯。通常從40歲開始,肌肉量就會逐年下降,每十年約減少8%。尤其是下肢肌力,在70歲之前,每十年會減少10%到15%(資料來源:疾病管理廳)。進入中年後,應努力維持大腿、小腿等下肢肌力。肌肉變得虛弱時,血糖控制會變得困難,可能導致糖尿病。
只有腹部脂肪問題嗎?……對於肌肉流失的肥胖,更需要注意
肥胖傾向於以體重指數(BMI)來評估。這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除了體重指數外,確認肌肉量也變得很重要。在肥胖中,肌肉量、肌力及身體活動能力下降的肥胖被稱為肌少症性肥胖。這被認為比單純肥胖更容易導致心臟-腦血管疾病、骨密度降低及死亡率升高。即使因事故住院,如果肌肉少,治療效果也會降低。癌症患者若進展到肌少症,則非常危險。
為了減肥……反而肌肉流失得更快,還有膽結石和膽囊炎的風險
在減重時,也必須考慮到骨骼和肌肉的流失。沒有伴隨運動的體重管理,反而可能造成肌少症性肥胖或骨質疏鬆,增加骨折的風險。此外,過度減少食物攝取可能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的缺乏。快速的體重下降會增加膽結石和膽囊炎的發生風險。因此,通過適當的飲食療法和運動,逐步減少約初始體重的5%至10%是較為理想的。
即使在減肥期間……也需要補充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為什麼?
體重管理需要結合飲食控制與運動。雖然需要減少飲食量,但仍需補充蛋白質(45~55克)、鈣(700~800毫克)和維生素D(600 IU)。因為只減重可能會導致肌肉流失和骨骼健康惡化。為了提高鈣的吸收率,攝取維生素D也很重要。蛋白質建議均衡攝取蛋類、瘦肉和豆類等動植物性食物。鈣的吸收比起小魚乾,牛奶和優格更佳。鈣和維生素D的營養補充劑必須謹慎服用,過量可能會在體內殘留,導致腎臟異常等問題。應與藥師討論,確保服用適當的劑量。運動方面,建議結合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