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的毛巾應立即清洗。掛毛巾的浴室溫度和濕度較高,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非常活躍。若長時間放置在潮濕狀態下,細菌和霉菌容易繁殖,直接使用這樣的毛巾可能會導致臉部和身體出現大小不一的皮膚疾病。
洗毛巾時,建議與其他衣物分開單獨洗滌。毛巾上有許多纖維,如果與其他衣物一起洗滌,可能會附著其他衣物的灰塵或細菌。摩擦過程中,毛巾的纖維容易鬆開。
如果為了讓毛巾變得柔軟而使用過多的柔順劑,會使毛巾的纖維變得脆弱,並降低其吸水能力。洗完後,應立即用力拍打並迅速完全乾燥。如若不易乾,可利用烘乾機、除濕機或電風扇。未充分乾燥的毛巾也容易滋生細菌。
洗滌·烘乾後,毛巾上的異味仍未消除,很可能已經滋生了細菌和霉菌。此時,可以將一勺過碳酸鈉放入60°C以上的熱水中,浸泡毛巾約20分鐘,然後用手洗直到霉菌消除,再曬在陽光下晾乾,效果最佳。水溫越高,殺菌效果越好。不過,若使用含漂白劑的洗滌劑,建議將水溫調整至40°C。
洗滌時加入一匙醋或蘇打粉,或是單獨煮毛巾也是方法。
掛毛巾的方法也很重要。有時候會一次掛多條毛巾並重疊著掛,但這樣不好。因為會積聚濕氣,細菌也更容易繁殖。掛毛巾時,應該將毛巾攤開,保持通風良好,只掛一條毛巾。
另一方面,許多人會使用毛巾多年,但毛巾也是有壽命的。建議的使用期限是1到2年。使用時間過長會導致毛巾纖維受損,反而刺激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