냉방병 예방과 관리에 대한 글 잘 봤습니다 ㅎㅎ 저희 집도 에어컨은 항상 26도로 설정하고 있네요
由於氣候變遷,極端天氣如酷熱和暴雨頻繁發生,但令人意外的是,夏季疾病中,冷氣引起的冷房病比熱病更為常見。高溫多濕的天氣和酷熱限制了戶外活動,人們多在室內生活,長時間暴露於冷氣下,導致全身生理功能障礙,身體各處出現問題。雖然大家都知道的名稱是冷房病,但對於預防方法和管理方式卻了解不多。自生韓方醫院院長李亨哲介紹了冷房病的原因與管理方法。
1. 冷氣病的原因
室內外溫差過大以及室內濕度急劇下降,會導致空調病的產生。通常當室外與室內溫差超過10度時,自律神經無法正常運作,身體也難以適應。空調不僅降低室內溫度,還會將濕度降低到30%至40%,使呼吸道黏膜變得乾燥,支氣管變得敏感,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此外,由於為了冷卻而未能有效通風,空氣常常變得混濁。在辦公室、銀行、地鐵等多功能設施中,由於通風障礙,會產生群聚毒素,環境變得更差,因此經常通風非常重要。
2. 冷氣病的症狀
空調病的症狀主要包括呼吸系統症狀和全身症狀、胃腸障礙、女性月經變化,以及原有慢性疾病的惡化。
呼吸系統症狀類似感冒,表現為鼻塞或喉嚨痛,有過敏史的人症狀可能會更嚴重。全身症狀包括身體沉重、頭痛和肌肉痛,食慾下降甚至出現全身無力感。腹痛和腹瀉頻繁發生,可能是胃腸功能障礙,導致身體發冷,器官功能下降,腸道蠕動減弱,造成腹脹和消化不良。女性則可能出現身體和四肢的寒冷感,月經週期變化或經痛加重。尤其是心肺功能異常或患有關節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病情可能惡化,症狀加重,因此應注意冷氣病。
3. 冷氣病的中醫治療
한방中 냉방병법的治療法是「以熱治熱」。根據《東醫寶鑑》所述,「夏季重要的養生法(避免生病、保持健康以長壽的方法)」是適當出汗。通過汗孔將身體內部的熱氣排出,維持體溫的恆定,這對夏季的健康維持是有益的。
中醫學上所謂的暑病,是指由於下肢之後的暑熱引起的疾病,長時間行走或工作而受到暑熱侵襲的情況稱為陽暑,為了避暑而長時間吹風或大量食用寒冷之物導致內部寒冷的情況則稱為陰暑。因此,空調病在中醫中最類似於陰暑的證候,因為出汗較多,人體的陽氣通過皮膚散發出去,這樣容易導致腹部虛寒(虛冷,陽氣不足導致身體虛弱),因此主要採用溫暖脾胃,促進功能正常運作,並補充消耗的氣血的治療方法。
根據空調病的類型,處方也會有所不同。對於像夏季感冒一樣以流鼻涕為主要症狀的呼吸道疾病,會使用由香附子、香薷、蘇葉、陳皮等組成的二香散。在出現手腳冰冷、身體或頭部刺痛、腹痛、腹瀉等胃腸障礙的情況下,可以加減使用由麻黃、川芎、白芍等組成的五積散,或由藿香、蘇葉、陳皮、白茯苓等組成的藿香正氣散。
平時腸胃系統較差或較弱的人,以及容易感到全身無力的人,建議服用由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組成的生脈散,以維持容易疲勞的夏季健康。此外,生薑茶的辛辣味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讓身體暖和起來,改善身體狀況;同時,煎服黃耆和白術也能取得顯著的效果。
4. 空調病的預防與管理
空調病的最佳預防方法是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在空調運轉的場所長時間逗留時,應避免冷氣的冷風直接接觸皮膚;如果空調過於強烈,應準備長袖外套以調節體溫。尤其是女性,生理上比男性更敏感於寒冷,夏天穿著熱褲或無袖上衣等暴露性服裝較多,容易直接暴露於空調中,因此需特別注意。為了降溫,應避免主要食用冷食或冷飲,而是選擇食用人參雞湯或溫熱的食物,以溫暖內臟。
避免過度使用冷氣設備,每兩小時開啟約5分鐘進行通風,循環乾燥和混濁的空氣,防止群聚毒素。
5. 植物性皮膚病患者與空調
對於被認為對異位性皮膚炎不利的汗水,雖然可以透過空調調節溫度來幫助皮膚疾病,但過度冷卻也可能使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皮膚惡化。空調會使室內濕度變得乾燥,因此乾燥的室內濕度和較低的溫度會奪走皮膚表面的水分,進而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為了預防這種情況,建議不要過度降低室內溫度,並經常通風以保持適當的室內濕度。此外,還應注意皮膚保濕,並在有空時在暴露於空調的裸露肌膚上塗抹保濕劑,以防止水分流失。除此之外,經常喝水補充水分也是有幫助的。
以為是感冒而去醫院,結果被告知是空調病。
最近天氣炎熱又潮濕,醫院裡的人真的很多。
提前預防並保持適當溫度,祝您度過健康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