참고할게요 ㅎ 탄수화물 참기 어렵죠
如果連續一年食用無麩質成分的食物,腸道相關的症狀會改善,但不會恢復正常,令人意外的是,腸內微生物群中的部分“有益菌”會減少。英國諾丁漢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比較分析了36名被診斷為乳糜瀉的新患者與36名健康人士的飲食,結果顯示出這一點。
研究的主要作者盧卡·馬爾西亞尼教授(胃腸影像學)表示:“迫切需要開發一種能消除無麩質飲食對益生菌等微生物群不良影響的益生元治療方法。”他說:“麥麩病相當常見,但我們並不完全了解這種疾病對腸道基本生理功能的影響,以及無麩質飲食治療如何改變這些影響。”
研究團隊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等方法調查了乳糜瀉患者在一年內遵守無麩質飲食對腸功能和腸內微生物群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持續進行無麩質飲食可以略微改善患者的腸道症狀、腸道水分和腸道通過率,但未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尤其是,發現一些“有益菌”如比菲德氏菌的數量有所減少。比菲德氏菌與小麥的澱粉(澱粉質)和營養素攝取的減少有關。
根據研究團隊的說法,乳糜瀉是一種在整體人口中約1%的慢性疾病。乳糜瀉患者在攝取麵包、麵條等食物中的「麩質」成分時,會引發自體免疫疾病。患上此病後,免疫系統會產生異常反應,刺激並損傷腸道組織,導致腹痛和腹脹等症狀。根據個人情況,還可能出現體重變化(增加或減少)、食慾不振、腹瀉、放屁等症狀,以及營養不良、貧血、神經病變、癲癇等併發症。
研究團隊採集了參與者的血液和糞便樣本,並用MRI進行腸道成像分析。乳糜瀉患者在一年內遵循無麩質飲食。健康志願者則未進行無麩質飲食一年。研究結果顯示,“小腸水分含量(SBWC)”為乳糜瀉患者為157±15毫升,健康人為100±12毫升。食物的“全腸通過時間(WGTT)”平均為乳糜瀉患者68±8小時,健康人則為41±5小時。食物通過腸道所需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得多。在患者的腸內微生物群中,“壞菌”如大腸桿菌的數量較高。研究團隊預計,“這些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法,以緩解乳糜瀉患者的長期症狀。”
=========
最近媽媽堆起來的麵包作為點心
吃的時候,我也有點擔心。
冬天總是有家裡的點心
似乎是麵包和年糕。
全麥麵包
長者們吃起來有點硬。